首页 > 行业资讯 > 青岛保税仓库火灾,涉及央企和地方国企,消防管理还处在较低水平?

青岛保税仓库火灾,涉及央企和地方国企,消防管理还处在较低水平?

时间:2024-01-04 来源: 浏览:

青岛保税仓库火灾,涉及央企和地方国企,消防管理还处在较低水平?

原创 老说 靠山屯闲话
靠山屯闲话

ifire-hy

说点儿消防,聊点公益,读几本书,认识几个人,讲个小故事,偶尔高科技一下,人生如此美好,让我们相遇在路上。

这几天研究了一下青岛保税仓库的火灾,简单地说一下自己的想法吧。
对这起火灾还不是太了解的,可以先看看这三个链接:
青岛保税仓库火灾后续,火为啥会烧大,仓库和管理单位有啥问题?
青岛保税区仓库大火分析
是否过于任性,记者质疑青岛保税仓库火灾中涉事企业和消防部门

单位发生大火,主要的问题就是两个,一个是火源没有管好,起火了;一个是火灾应急没有干好,烧大了。
火源这边,最常见的就是电气、明火作业、吸烟,这些东西说起来简单,但具体怎么管,怎么才能有堵有疏,绝对不是个简单的事儿。
拿吸烟为例,单位一般会禁止吸烟,发现吸烟罚款。但有些人一天吸两包,怎么禁止他?你让他每次吸烟时去楼外,那他这一天就别上班了,可行不?所 以,我们大楼里面有些人躲在卫生间吸,躲在楼梯间吸,这就能理解了。去年长沙电信大楼的火灾是吸烟,这是央企,前年上海瑞胜公司起大火,这是台资。这说明吸烟怎么管还要进一步研究,既要堵,也要疏导。
同样的,咱们单位的电气消防管理,咱们自己觉得能彻底放心不?
火灾应急这边,一个是靠自动灭火系统,一个是靠人。火能烧大,那肯定是自动灭火系统失效,人没本事应急。比如去年的长峰医院火灾,这是重点消防单位,一把不大的火,灭火系统里没水,人的应急不给力,没把火控制在楼层(没有关门的意识),反而搞了不该搞的疏散,最后死亡29人,受伤42人;去年的吕梁煤矿,火灾应急中太过偏重于灭火,没有及时疏散,导致26人死亡,38人受伤。
可以这么说,单位的预案基本是纸糊的,基本没能用的预案。
当然昨天也谈到了,针对新的业态,我们在消防设计、消防产品方面也存在一些问题,也需要再研究。
我们返回来再看看青岛保税的这个仓库,看看问题在哪?
这仓库涉及到一个央企,一个地方国企,这本来就是个期货交割库,硬件应该没问题,消防设施什么的都有,大企业对消防的重视程度也是比较高的,安全管理体系都比较健全,人员素质也相对较高,消防部门检查也没发现大的问题,好像只检查出一个某记录没有签字的问题。
那为啥还会出大火呢?那可能的原因就是管理水平还是相对较低,具体表现在:一是管理是没有真正研究清楚火灾规律的,管理中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二是管理中的关键措施是不到位的,比如上面说的火源、火灾应急这些关键。
仓库里起火,不是电的问题,就是有人在里面违规作业,或是库内放了能自己起火的东西;火能烧大,那就是灭火系统的问题,或是现场人员不具备能力。
有些人说,那灭火系统出故障怎么办?出故障修啊,要从单位走流程,让领导签字批准,并且在出故障的时候,单位要更加谨慎,要采取更严格的消防管理措施,不能让起火,起火要靠人工扑灭。
这次火灾,消防队还是尽力的。那么大的火,那么大的风,基本没有蔓延到其他地方去,已经很不容易。估计消防队的领导都得冒一头汗,看看现场那确实是非常吓人,这么猛的火,大多数消防员几十年也遇不到几次。
单位消防管理水平较低,这可能是个历史阶段问题。
我们整体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所有的管理都是比较粗放的,比如北京、上海,这么大的城市都出过踩踏事故;比如我们交通安全也管几十年了,闯红灯的人还是经常看到;2013年的时候,也是黄岛,石油管道漏油漏到下水道里面,最后爆炸了,62死132伤,当时就是应急水平低,没人想到(包括专家)最优先要干的是控制人员接近下水道管线沿线区域。
在消防管理上,央企和地方国企是这个水平,很多其他单位恐怕水平还要低些。立足这个实际,研究分析一些更接地气、更切合实际的管理机制、操作规程、消防文化,恐怕是这个阶段的重要任务。

靠山屯闲话

既往不恋,当下不杂,

未来不迎,纵情向前。

屯主微信号: ifire-ta

版权:如无特殊注明,文章转载自网络,侵权请联系cnmhg168#163.com删除!文件均为网友上传,仅供研究和学习使用,务必24小时内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