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行业资讯 > 2024考研缩招?是形势严峻还是贩卖焦虑?

2024考研缩招?是形势严峻还是贩卖焦虑?

时间:2023-10-03 来源: 浏览:

2024考研缩招?是形势严峻还是贩卖焦虑?

掌上考研
掌上考研

zskyapp

掌上考研为你提供最新考研资讯、学校与专业介绍、考研高分上岸经验、备考学习资料等~步履不停,遇上金榜题名~

收录于合集

随着考研预报名的结束,研宝们也进入了“冲刺”状态。

最近,各高校陆续公布考研招生简章,院校扩招还是缩招成为大家重点关注的内容。最近关于 #考研缩招# 的话题热度不断,很多研宝愈发焦虑。 24考研真的缩招了吗?面对考研缩招我们应该怎么办?

热门高校,集体缩招?
中国人民大学
2024年拟招生4300人,2023年拟招生4500人。
其中应用经济学缩招严重,去年所有学院招收69人,今年为43人,招生人数减少了37人。
24招生简章
23招生简章
湖南农业大学
2024年拟招生2300人左右,2023年拟招生2850人。
其中全日制学硕、专硕以及非全日制专硕都有不同程度缩招。
24招生简章
23招生简章
据往年数据来看,简章上的计划招生人数和实际录取人数是不一样的, 实际录取可能高于计划招生
从深圳大学公布的研究生历年录取情况来看,自2019年起,学校实际录取人数均远超于计划招生人数。
因此,目标院校招生简章中发布的拟招生计划人数仅仅只能作为一个参考, 最后的录取人数还是要以教育部实际下达的招生人数为准。
一些比较好的学校,尤其是双一流院校,推免比例越来越高几乎成为了一大趋势。 部分专业招生规模缩减,是高校招生结构变化,并非考研真的缩招了。

扩招放缓,控制硕士生规模
在2020年全国研究生教育会议上, 北京大学 在研究生人才培养上 以提升质量为目标,推进内涵发展, 示“ 合理控制硕士生招生规模, 适度扩大博士生招生规模”。
四川大学 校长李言荣在学校2020年召开的研究生教育工作会上,同样提到“ 要适当控制硕士生规模 。当前学校每年招7000多硕士生,在国内高校中大概排第6。”
我们可以看到,近年来,不少高校正在控制硕士生招生规模,同时,国家也高度重视研究生教育质量。
在2022年举办的“教育这十年系列发布会”上,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会长杨卫介绍道:我国在2007年就启动了研究生教育的质量工程,使得培养质量稳步攀升。 其中采取的步骤之一,就是 审慎控制研究生的招生数量增长,2010年-2021年期间的学位授予年增长率比之前的30年增长回落10个百分点以上。

如何应对考研缩招?
从正确渠道了解信息
考研本就是充满自我怀疑的过程,每年都会有“缩招”的讨论,很多研宝乍一听到会非常焦虑,产生恐慌心理。 注意:一定不要盲目对号入座。
现阶段,多数院校的招生简章和招生目录已经发布,研宝们一定要注意查询目标院校的信息,了解清楚所报考专业的招生要求、拟招生人数以及参考书目,注意查看所报考的专业是否缩招。
适时调整复习规划
即使目标专业真的出现了缩招的情况,也不要过于慌张。
首先要了解一下自己跟目标专业历年录取线的差距,看看是否需要调整专业或自己的复习安排。
其次可以多跟学长学姐交流,及时调整复习方向,查漏补缺,尽可能多学、多练、多背。
临时换学校很容易影响学习状态, 如果缩招幅度不大 ,那就不要轻易放弃,一定要有这样信念:就算目标院校只招一个人,那为什么不能是我呢?
如果缩招幅度非常大 ,你要衡量一下现在的知识掌握水平和未来87天的备考潜力。
要是距离目标差距实在太大,就面临两种选择: 1.有名校情结,那就继续坚持,全力以赴;2.目标是上岸、有书读就可以,那就调整院校,选择大于努力,也不是没有道理。
另外,要尽快制定新的复习安排,对比考试大纲或参考书目变化的部分,找准新补充考点的重难点, 优先建立知识框架,分清主次去复习。
沉着应对变化
考研进入中后期, 这时候一般“考”的就是大家的心态 ,谁能在这个阶段稳住心态,谁就能更好地面对备考期间突如其来的变化。
冲刺期会有很多同学自乱阵脚,到后半程放弃的同学会尤其多,在考研界有这么一句话:坚持到考场考试,你就赢了一半。这话不无道理, 因此一定要稳住心态,沉着应对!
每年都会有高校缩招,但整体缩招的可能性不大。大家不用过于担心,只要认真备考,定期关注目标院校研招网和学院官网即可。
但行好事,莫问前程。 各位研宝们,只管努力就是了!


编辑: 豆包

审核:Skyler

终审:Derek

掌上考研视频号推荐来啦!
加入全国各地的考研学习交流群!
在这里你可以找研友、分享交流经验,

我们会分享考研资讯、研招直播、福利活动!

商务合作联系微信号 | Derek1573
网站 | www.eol.cn‍‍‍

版权:如无特殊注明,文章转载自网络,侵权请联系cnmhg168#163.com删除!文件均为网友上传,仅供研究和学习使用,务必24小时内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