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唐欢、黄廷林团队ES&T:利用分子动力学模拟及实验表征揭示氧化石墨烯表面氧化碎片的脱落机制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唐欢、黄廷林团队ES&T:利用分子动力学模拟及实验表征揭示氧化石墨烯表面氧化碎片的脱落机制
Environmentor2017
分享环境领域内学术进展、热点资讯、招聘信息
近日,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环境与市政工程学院 唐欢教授和黄廷林教授团队在环境领域著名学术期刊 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 上发表了题为 “Identifying the Stripping of Oxide Debris from Graphene Oxide: Evidence from Experimental Analysis and Molecular Simulation” 的论文 。文中通过结合分子动力学模拟、量子化学计算、二维相关红外光谱分析、 UPLC/MS 等表征手段,揭示了氧化石墨烯表面氧化碎片的化学组成及脱落机制,研究结果为石墨烯系纳米材料水环境风险的预测及石墨烯基水处理材料的合成提供了理论基础 。
引言
图文导读
氧化石墨烯(
GO
)和氧化碎片(
OD
)的结构及化学组成表征
图
1
(
a
)
GO
和
OD
的
HRTEM
表征;(
b
)
OD
聚集体的尺寸分布和
HRTEM
图像;(
c
)
GO
、
bwGO
(脱落了
OD
的
GO
)和
OD
的
FTIR
光谱;(
d
)氧化石墨烯
(O1s)
的
XPS
光谱;(
e
)
bwGO
(
O1s
)的
XPS
光谱;(
f
)
OD
(
O1s
)的
XPS
光谱。
OD 吸附于 GO 的边缘、表面与褶皱处(图 1a ),单个 OD 颗粒平均粒径约为 25nm , OD 在悬浮液中易于聚集(图 1b )。 GO 中含氧官能团主要为 OH ( 3400cm -1 )、 C-O-C ( 1066cm -1 )、 C=O ( 1724cm -1 )、 C-OH ( 1402cm -1 )和 C-O ( 1220cm -1 ), GO 中的羧基主要存于 OD 上 。
氧化碎片(
OD
)的化学组成及脱落特征的三维荧光表征
图
2
(
a
)
pH
值从初始的
3.9±0.5
增加到
7-14
时,脱落的
OD
的荧光光谱。
(b)
当
pH
值从初始
pH
值
3.9±0.5
增加到
7-14
,脱落
OD
的荧光强度随时间的变化。
三维荧光光谱分析表明 OD 由类蛋白、类腐质酸及类富里酸三种组分组成;在 pH<10 时,脱落的主要 OD 组分为类蛋白;当 pH>10 时,脱落的 OD 组分主要为类富里酸与类腐殖酸(图 2a )。脱落 OD 的荧光强度随时间先增大后减小(图 2b ),说明 OD 的脱落量随时间先增大后减小,这种规律表明脱落的 OD 可能被重新吸附到 FG 上,这可能是由于 FG 平面上官能团分布不均匀造成的。因此,脱落的 OD 可以通过形成更强的 π-π 、氢键或 vdW 相互作用在更有利的结合区重新吸附 。
氧化碎片(
OD
)的化学组成及脱落特征的
UPLC/MS
表征
图
3OD
在负离子模式
(ESI -)
和正离子模式
(ESI+)
的
UPLC-MS
光谱
:(a)UPLC
扫描光谱。
(b-m) ESI+
和
ESI -
分别在
4.71
、
3.30
、
10.02
、
13.60
、
13.86
、
14.93
、
16.35
、
16.67
min
和
7.06
、
11.25
、
12.78
、
13.73
、
15.43
、
16.28 min
对应的质谱
(MS)
。
UPLC-MS 结果表明, OD 由一系列具有不同分子量和不同亲水性的组分组成。各组分的亲水性顺序为 : 类蛋白 > 类腐植酸 > 类富里酸。 pH<10 时脱落的 OD 主要是分子量相对较低、亲水性较高的类蛋白,而 pH>10 时脱落的是分子量相对较高、亲水性较低的类腐植酸和类富里酸, GO 中最易脱落的是分子量相对较低、亲水性较高的类蛋白组分。类腐植酸和类富里酸组分具有更高分子量与 GO 形成的相互作用更强,不易从 GO 中脱落 。
氧化碎片(
OD
)由氧化石墨烯(
GO
)表面脱落过程中各作用力断裂顺序
图
4GO
红外光谱的
2D-COS
图(
a
)同步光谱,(
b
)异步光谱。红色为正相关,蓝色为负相关;颜色越深表示强度越高并具有更强的正相关或负相关性。
氢键相互作用和
π-π
相互作用是维持
OD
在
GO
上吸附的主要作用力。通过分析
GO
的同步
/
异步相关光谱,揭示了
OD
脱落过程中各作用力的断裂顺序:羧基和羰基诱导的氢键作用→环氧基诱导的氢键作用→
π-π
相互作用→羟基诱导的氢键相互作用。采用密度泛函理论计算对比了不同官能团形成的氢键的强度,结果与
2D-COS
结果相符
。
氧化碎片(
OD
)由氧化石墨烯(
GO
)表面的脱落过程
图
5OD
脱落过程的分子动力学模拟。(
a
)模拟系统的初始设置。(
b
)
pH
< 10
时,
OD
的脱落
-
再吸附过程。(
c
)
pH > 10
时
OD
的脱落
-
再吸附过程。虚线框表示未从
GO
中脱落的
OD
的吸附构型。绿色圆圈表示脱落的
OD
和
FG
上的再吸附位点。黑色、红色和白色分别表示碳、氧、氢。(
d
)
OD
在
GO
表面由含氧量高的区域向含氧量低的区域的扩散。
通过分子动力学模拟对
OD
在不同
pH
条件下的脱落过程进行了分析(图
5
)。
pH<10
时脱落的
OD
主要为类蛋白组分,
GO
和
OD
主要由氢键连接。
pH>10
时,吸附于氧化石墨烯表面含氧量较高区域的大多数
OD
均从
GO
表面脱落,部分脱落的
OD
被重新吸附到
GO
表面的低含氧量区域
(
图
5b-c)
。在低含氧量区域,
OD
更倾向于被吸附咋
GO
的边缘,此外,吸附于
GO
的
OD
也为脱落
OD
的再吸附提供了结合位点
。
小结
本研究结合分子动力学模拟、量子化学计算及实验研究,探究了 GO 表面 OD 的化学组成及向水环境的释放机制。结果表明, OD 含有类蛋白、类富里酸和类腐殖酸三种组分;其中,分子量较低、亲水性较高的类蛋白组分最容易从 GO 中脱落,是 pH<10 时 GO 中脱落的主要成分,而类富里酸和类腐殖酸则在 pH>10 时从 GO 中脱落。 OD 脱落过程中各作用力的断裂顺序:羧基和羰基诱导的氢键作用→环氧基诱导的氢键作用→ π-π 相互作用→羟基诱导的氢键相互作用。部分脱落的 OD 会重新吸附到 GO 表面含氧量较低的区域, OD 的脱落 - 再吸附的本质是 OD 在 GO 表面吸附位置的重组,重组后大部分 OD 吸附在 GO 表面含氧量较低的区域,增强了 GO 表面的不均匀性。本研究的结果完善了对 GO 表面 OD 行为特性的科学理解,此外, OD 不仅存在于 GO 中,在碳纳米管、生物炭等碳材料中均广泛存在,因此,本项目的研究成果对于其他碳纳米材料在水中行为特性的研究也具有启发作用 。
本项目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陕西省教育厅重点项目、陕西省重点科技创新团队、和美国 USDAHatch 项目的资助。
作者简介
投稿 :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环境与市政工程学院唐欢教授和黄廷林教授团队 。投稿、 合作 、转载、进群,请添加小编微信Environmentor2020!环境人Environmentor是环境领 域 最大的学术公号 ,拥有 20W+活跃读者 。由于微 信修改了推送规则,请大家将环境人Environmentor加为 星标 ,或每次看完后点击页面下端的 “赏” ,这样可以第一时间收到我们每日的推文! 环境人Environmentor现有综合群、 期刊投稿群、基金申请群、留学申请群、各研究领域群等共20余个,欢迎大家加小编微信Environmentor2020,我们会尽快拉您进入对应的群 。
往期推荐
扫描二维码,快速入群~
-
2023年血糖新标准公布,不是3.9-6.1,快来看看你的血糖正常吗? 2023-02-07
-
2023年各省最新电价一览!8省中午执行谷段电价! 2023-01-03
-
GB 55009-2021《燃气工程项目规范》(含条文说明),2022年1月1日起实施 2021-11-07
-
PPT导出高分辨率图片的四种方法 2022-09-22
-
2023年最新!国家电网27家省级电力公司负责人大盘点 2023-03-14
-
全国消防救援总队主官及简历(2023.2) 2023-02-10
-
盘点 l 中国石油大庆油田现任领导班子 2023-02-28
-
我们的前辈!历届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完整名单! 2022-11-18
-
关于某送变电公司“4·22”人身死亡事故的快报 2022-04-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