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行业资讯 >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唐欢、黄廷林团队ES&T:利用分子动力学模拟及实验表征揭示氧化石墨烯表面氧化碎片的脱落机制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唐欢、黄廷林团队ES&T:利用分子动力学模拟及实验表征揭示氧化石墨烯表面氧化碎片的脱落机制

时间:2024-04-04 来源: 浏览: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唐欢、黄廷林团队ES&T:利用分子动力学模拟及实验表征揭示氧化石墨烯表面氧化碎片的脱落机制

唐欢、黄廷林团队 环境人Environmentor
环境人Environmentor

Environmentor2017

分享环境领域内学术进展、热点资讯、招聘信息

‍‍‍‍‍‍‍ ‍‍‍‍‍‍‍‍‍‍ ‍‍‍‍‍‍‍‍‍‍‍‍‍‍‍‍

点击上方蓝字 关注我们

第一作者: 李文莉
通讯作者: 唐欢
通讯单位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环境与市政工程学院
图片摘要

成果简介

近日,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环境与市政工程学院 唐欢教授和黄廷林教授团队在环境领域著名学术期刊 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 上发表了题为 “Identifying the Stripping of Oxide Debris from Graphene Oxide: Evidence from Experimental Analysis and Molecular Simulation” 的论文 。文中通过结合分子动力学模拟、量子化学计算、二维相关红外光谱分析、 UPLC/MS 等表征手段,揭示了氧化石墨烯表面氧化碎片的化学组成及脱落机制,研究结果为石墨烯系纳米材料水环境风险的预测及石墨烯基水处理材料的合成提供了理论基础

引言

氧化石墨烯( GO )的微界面行为是国内外化学、材料学和环境学领域的交叉研究热点之一。尽管近年来关于水中 GO 行为特性的研究已有很多,但仍存在一些按照以往理论无法解释的现象,而吸附在 GO 表面的大量的氧化碎片( OD )可能在其中起到了关键作用。 OD 产生于制备 GO 过程中的氧化过程,通过 Hummers 法制备的 GOOD 所占的质量比约为 1/3GO 的大部分官能团均位于氧化碎片中, OD 在调控 GO 的微界面行为方面也起到了重要作用。然而,关于 OD 的化学组成及 ODGO 表面向水环境的释放机制还未见研究,限制了对 GO 行为特性的科学理解。鉴于此,本研究结合模拟计算及实验表征,阐释了 OD 的化学组成、 ODGO 表面向水环境的释放过程、及不同组分的 OD 的释放顺序,探明了 OD 释放过程中各作用力的演变

图文导读

氧化石墨烯( GO )和氧化碎片( OD )的结构及化学组成表征

1aGOODHRTEM 表征;( bOD 聚集体的尺寸分布和 HRTEM 图像;( cGObwGO (脱落了 ODGO )和 ODFTIR 光谱;( d )氧化石墨烯 (O1s)XPS 光谱;( ebwGOO1s )的 XPS 光谱;( fODO1s )的 XPS 光谱。

OD 吸附于 GO 的边缘、表面与褶皱处(图 1a ),单个 OD 颗粒平均粒径约为 25nmOD 在悬浮液中易于聚集(图 1b )。 GO 中含氧官能团主要为 OH 3400cm -1 )、 C-O-C 1066cm -1 )、 C=O 1724cm -1 )、 C-OH 1402cm -1 )和 C-O 1220cm -1 ), GO 中的羧基主要存于 OD

氧化碎片( OD )的化学组成及脱落特征的三维荧光表征

2apH 值从初始的 3.9±0.5 增加到 7-14 时,脱落的 OD 的荧光光谱。 (b)pH 值从初始 pH3.9±0.5 增加到 7-14 ,脱落 OD 的荧光强度随时间的变化。

三维荧光光谱分析表明 OD 由类蛋白、类腐质酸及类富里酸三种组分组成;在 pH<10 时,脱落的主要 OD 组分为类蛋白;当 pH>10 时,脱落的 OD 组分主要为类富里酸与类腐殖酸(图 2a )。脱落 OD 的荧光强度随时间先增大后减小(图 2b ),说明 OD 的脱落量随时间先增大后减小,这种规律表明脱落的 OD 可能被重新吸附到 FG 上,这可能是由于 FG 平面上官能团分布不均匀造成的。因此,脱落的 OD 可以通过形成更强的 π-π 、氢键或 vdW 相互作用在更有利的结合区重新吸附

氧化碎片( OD )的化学组成及脱落特征的 UPLC/MS 表征

3OD 在负离子模式 (ESI -) 和正离子模式 (ESI+)UPLC-MS 光谱 :(a)UPLC 扫描光谱。 (b-m) ESI+ESI - 分别在 4.713.3010.0213.6013.8614.9316.35 16.67 min 7.0611.2512.7813.7315.4316.28 min 对应的质谱 (MS)

UPLC-MS 结果表明, OD 由一系列具有不同分子量和不同亲水性的组分组成。各组分的亲水性顺序为 : 类蛋白 > 类腐植酸 > 类富里酸。 pH<10 时脱落的 OD 主要是分子量相对较低、亲水性较高的类蛋白,而 pH>10 时脱落的是分子量相对较高、亲水性较低的类腐植酸和类富里酸, GO 中最易脱落的是分子量相对较低、亲水性较高的类蛋白组分。类腐植酸和类富里酸组分具有更高分子量与 GO 形成的相互作用更强,不易从 GO 中脱落

氧化碎片( OD )由氧化石墨烯( GO )表面脱落过程中各作用力断裂顺序

4GO 红外光谱的 2D-COS 图( a )同步光谱,( b )异步光谱。红色为正相关,蓝色为负相关;颜色越深表示强度越高并具有更强的正相关或负相关性。

氢键相互作用和 π-π 相互作用是维持 ODGO 上吸附的主要作用力。通过分析 GO 的同步 / 异步相关光谱,揭示了 OD 脱落过程中各作用力的断裂顺序:羧基和羰基诱导的氢键作用→环氧基诱导的氢键作用→ π-π 相互作用→羟基诱导的氢键相互作用。采用密度泛函理论计算对比了不同官能团形成的氢键的强度,结果与 2D-COS 结果相符

氧化碎片( OD )由氧化石墨烯( GO )表面的脱落过程

5OD 脱落过程的分子动力学模拟。( a )模拟系统的初始设置。( b pH < 10 时, OD 的脱落 - 再吸附过程。( cpH > 10OD 的脱落 - 再吸附过程。虚线框表示未从 GO 中脱落的 OD 的吸附构型。绿色圆圈表示脱落的 ODFG 上的再吸附位点。黑色、红色和白色分别表示碳、氧、氢。( dODGO 表面由含氧量高的区域向含氧量低的区域的扩散。

通过分子动力学模拟对 OD 在不同 pH 条件下的脱落过程进行了分析(图 5 )。 pH<10 时脱落的 OD 主要为类蛋白组分, GOOD 主要由氢键连接。 pH>10 时,吸附于氧化石墨烯表面含氧量较高区域的大多数 OD 均从 GO 表面脱落,部分脱落的 OD 被重新吸附到 GO 表面的低含氧量区域 (5b-c) 。在低含氧量区域, OD 更倾向于被吸附咋 GO 的边缘,此外,吸附于 GOOD 也为脱落 OD 的再吸附提供了结合位点

结合实验表征和计算模拟,揭示了 GO 表面 OD 的脱落机制:当通过 Hummers 或改进的 Hummers 方法制备氧化石墨烯时,悬浮液呈强酸性, GOOD 之间的静电斥力很小, GO 表面大部分区域对 OD 均具有较强的吸附作用。在中性和碱性条件下,含氧官能团去质子化, ODGO 之间的静电斥力增加,原本吸附于于高含氧量区域的 OD 由于静电斥力作用从 GO 表面脱落,部分脱落的 OD 重新吸附于 GO 表面含氧量较低的区域。

‘’

小结

本研究结合分子动力学模拟、量子化学计算及实验研究,探究了 GO 表面 OD 的化学组成及向水环境的释放机制。结果表明, OD 含有类蛋白、类富里酸和类腐殖酸三种组分;其中,分子量较低、亲水性较高的类蛋白组分最容易从 GO 中脱落,是 pH<10GO 中脱落的主要成分,而类富里酸和类腐殖酸则在 pH>10 时从 GO 中脱落。 OD 脱落过程中各作用力的断裂顺序:羧基和羰基诱导的氢键作用→环氧基诱导的氢键作用→ π-π 相互作用→羟基诱导的氢键相互作用。部分脱落的 OD 会重新吸附到 GO 表面含氧量较低的区域, OD 的脱落 - 再吸附的本质是 ODGO 表面吸附位置的重组,重组后大部分 OD 吸附在 GO 表面含氧量较低的区域,增强了 GO 表面的不均匀性。本研究的结果完善了对 GO 表面 OD 行为特性的科学理解,此外, OD 不仅存在于 GO 中,在碳纳米管、生物炭等碳材料中均广泛存在,因此,本项目的研究成果对于其他碳纳米材料在水中行为特性的研究也具有启发作用

本项目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陕西省教育厅重点项目、陕西省重点科技创新团队、和美国 USDAHatch 项目的资助。

‘’

作者简介

唐欢: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陕西省科协青年人才托举计划及秦岭生态环保“青年学者”入选者。研究方向为微 / 纳米污染物环境地球化学行为及水中氨氮的去除理论与技术。目前主持科研项目 8 项,包括国家级项目 2 项、省部级项目 2 项。在 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 等国际著名期刊上以第一 / 通讯作者发表 SCI 收录论文 25 篇,其中一区论文 20 篇。
第一作者: 李文莉,女,硕士研究生,现就读于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教授环境与市政工程学院。
文章链接: https://pubs.acs.org/doi/full/10.1021/acs.est.3c10044

投稿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环境与市政工程学院唐欢教授和黄廷林教授团队 。投稿、 合作 、转载、进群,请添加小编微信Environmentor2020!环境人Environmentor是环境领 最大的学术公号 ,拥有 20W+活跃读者 。由于微 信修改了推送规则,请大家将环境人Environmentor加为 星标 ,或每次看完后点击页面下端的 “赏” ,这样可以第一时间收到我们每日的推文! 环境人Environmentor现有综合群、 期刊投稿群、基金申请群、留学申请群、各研究领域群等共20余个,欢迎大家加小编微信Environmentor2020,我们会尽快拉您进入对应的群

往期推荐

年度热点文章Top10(2023年)
哈工大任南琪院士团队谢国俊课题组、重庆大学陈一课题组合作ES&T封面:亚硝酸盐依赖型厌氧甲烷氧化细菌的生态位分化机制
见证一个新领域的崛起——密苏里大学肖峰团队/北京师范大学李阳团队一篇承上启下的ES&T
ES&T社论:ES&T对材料类稿件的基本期望以及此类稿件应该如何体现其环境相关性
哈尔滨工业大学马军院士团队孙志强副教授ES&T、WR等:非自由基高级氧化净水技术系列研究成果
同济大学关小红团队ES&T封面:电化学氧化生成的Fe(IV)/Fe(V)可在近中性条件下选择性去除水中的有机污染物
同济大学关小红团队ES&T:一种可以轻松区分SO4•-与HO•并实时量化高级氧化技术中的SO4•-的新方法
哈工大任南琪院士团队贺诗欣课题组Nature Water:集太阳能脱盐、发电和作物灌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系统
哈工大(深圳)任南琪院士团队路璐、深圳先进院高翔Nat. Sustain. :工业废水中多污染物协同原位生物转化合成高值化学品
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曲久辉院士团队Science Advances:揭示脱水合在离子选择性膜分离中的作用机制
可持续视野SH|哈尔滨工业大学任南琪院士团队:海绵城市建设方案的评估与优化
学术招聘
美国范德堡大学环境工程研究生项目招生 (博士硕士)
加州大学河滨分校化学与环境工程系门玉洁课题组招收博士生(或博士后)
香港城市大学能源与环境学院Dr. Sam H. Y. HSU课题组招聘博士
美国圣母大学环境分子与合成生物学实验室拟招收2名全奖博士生
瑞典斯德哥尔摩大学和瑞士Eawag联合招聘全奖博士生(环境方向)
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赵华章教授团队招聘博士
学术资讯
耶鲁大学Julie B. Zimmerman教授出任ES&T主编
贝勒大学Bryan W. Brooks教授出任ES&T Letters主编
韩国科学院院士Wonyong Choi将出任ACS ES&T Engineering创刊主编
CEJ Advances创刊 | 潘丙才教授任主编,四位华人学者任副主编
ACS对话 | ACS ES&T Engineering创刊副主编马军院士
专访:Environmental Science & Ecotechnology 主编团队

扫描二维码,快速入群~

下一条:返回列表
版权:如无特殊注明,文章转载自网络,侵权请联系cnmhg168#163.com删除!文件均为网友上传,仅供研究和学习使用,务必24小时内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