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溪”管道泄漏事故,有后续!
“北溪”管道泄漏事故,有后续!
shpgx2015
上海石油天然气交易中心是由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指导,上海市政府批准,新华社、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等组建的国家级能源交易平台、信息交互平台、金融服务平台。
SHPGX导读: 俄罗斯总统新闻秘书佩斯科夫28日对俄媒体表示,所谓俄参与制造“北溪 -1”和“北溪-2”天然气管道泄漏事故是“可预见的愚蠢推测”。 欧盟外交与安全政策高级代表博雷利同日发表声明说,所有信息表明,该事故是蓄意破坏造成的。
本文来源 | 新华社
记者 | 华迪 任珂
俄罗斯联邦总检察院28日发表声明表示,该机构针对“北溪-1”和“北溪-2”天然气管道遭破坏事件已采取措施。俄联邦安全局侦查部门根据刑法相关规定,对俄总检察院提供的与“北溪”天然气管道相关的 涉嫌国际恐怖主义行为刑事案件展开初步调查 。
俄总统新闻秘书佩斯科夫28日表示,指责俄罗斯是“北溪”事件幕后黑手的一系列无端揣测是愚蠢荒谬的,俄方将坚持要求俄气公司参与相关调查工作。俄副外长格鲁什科同日表示,如欧洲国家提出请求,俄方有意考虑对“北溪”事件进行联合调查,但目前俄方暂未收到类似信息。
瑞典方面对天然气管道泄漏事件的调查目前已转移到该国安全部门。瑞典安全局28日在一份声明中表示,瑞典警方在检察官办公室指导下对案件进行了初步调查。瑞典安全局已接管调查,因为该案可能针对该国利益。声明同时指出, 不排除“外国势力”是事件幕后黑手 。
另据报道,丹麦能源署负责人当日表示,因两条“北溪-1”和“北溪-2”管道所发生的事件,管道内封存的天然气大多数已经泄漏,预计剩余天然气将于周日(10月2日)排空。他同时表示,丹麦警方已对事件展开调查。
此前,丹麦能源署当地时间27日证实,位于丹麦附近水域的“北溪-1”与“北溪-2”天然气管道发生泄漏,其随后呼吁电力和天然气部门提高戒备。
在欧洲能源困境难解的当下,泄漏事件为偶然发生还是蓄意人为?该事件是否会让德国天然气供应“雪上加霜”?又是否会对俄乌局势进展产生影响?
德国天然气供应仍安全
“北溪-1”和“北溪-2”是两条平行的天然气管道,全长1000多公里,从俄罗斯经过芬兰、瑞典、丹麦的领海到达德国。
根据德国能源监管部门联邦网络局说法, “北溪”管道天然气泄漏不会对天然气供应安全造成影响 。因为泄漏事件发生时,两管道并未进行供气。
目前,德国主要从挪威、荷兰和比利时进口天然气。自7月19日以来,德国天然气存储量一直在稳步增长。联邦网络局称,德国目前天然气存储设施填充水平已经超过91%。
不过,“北溪”管道运营公司27日表示,目前尚无法估计管道修复所需时长。此背景下,俄罗斯近期通过“北溪”管道重启输气的可能性变得更小, 这将推动欧洲天然气价格进一步上涨 。据《焦点周刊》报道,TTF基准荷兰天然气期货价格27日涨至每兆瓦时194欧元,此前价格约为188欧元。
航运及气候环境受影响
泄漏事件对航运造成一定程度影响。丹麦当局26日已要求船只避开事件发生附近地博恩霍尔姆岛5海里半径范围内的海域。
德国船东协会(VDR)相关负责人指出,“北溪-2”管道泄漏事件直接影响航运。不过,只要船舶按要求改变航线,海运便不会面临直接危险。“ 目前来看,改变航线不会造成海运重大延误 。”
与此同时,环境专家估计泄漏事件将在局部范围内对气候环境造成短期影响。
“据目前了解,‘北溪’管道天然气泄漏不会对波罗的海海洋环境构成重大危害。”德国联邦环境部发言人表示,这一点从北海事件中总结而来。“那里也曾发生甲烷泄漏,但对海洋环境没有产生直接后果。”
德国环境与自然保护联合会海洋保护办公室负责人表示,海洋生物尤其是未能快速逃离的生物将面临窒息危险。作为天然气的主要成分, 甲烷对气候的危害要比二氧化碳大25倍 。
事件原因待解 或影响俄乌局势
目前,泄漏事件原因尚在调查中,欧洲多国正就事态发展保持密切联系。
“北溪-2”天然气管道运营商指出,线路铺设方式使得诸如因行船事故等原因导致多条线路同时损坏的可能性极小。包括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在内的 多位欧洲国家领导人表示此次泄漏事件并非“事故”,而是“蓄意为之” 。
俄乌局势进展是否受此影响引发关注。波兰总理莫拉维茨基称,这种破坏行为“可能是我们需要应对的乌克兰局势的进一步升级”。德国《世界报》指出, “北溪”管道受攻击显示了欧洲的脆弱之处 。尽管背景不明,但这将令欧洲对俄制裁谈判更为团结。
欧洲今冬寒意愈浓
作为欧洲能源“大动脉”, “北溪”天然气管道关系到整个欧洲大陆的能源安全 。数据显示,2021年,“北溪-1”天然气输送总量达到592亿立方米,占当年欧盟进口俄天然气的近40%。
今年以来,受俄乌局势以及欧盟对俄制裁等影响,俄大幅削减对欧天然气供应,导致欧洲“气荒”加剧,气价飙升。受此事件影响,天然气价格将持续走高,欧洲乃至国际能源市场不确定性增加, 不仅将遏制欧盟经济增长,推高通胀,还可能导致欧盟融资环境进一步趋紧 ,影响欧盟金融稳定和民生问题。
随着冬季临近,欧洲这个寒冬料将难捱。
上海证券报,新华社主办,中国证监会法定披露证券市场信息媒体,创立于1991年,是新中国第一份提供权威金融证券专业资讯的全国性财经日报,现已形成涵盖报纸、网站、客户端、视频、微信、微博等平台的全媒体财经传媒矩阵。
追求政治品德、新闻品格、专业品位、服务品质、一流品牌,做有“品”的全媒体财经资讯服务商,做您的决策参谋、投资顾问、理财助手。
因为敬业,所以专业;因为相信,所以看见……
— 提示 —
转载上述内容,旨在资讯交流分享,仅供读者参考,上海石油天然气交易中心对文中陈述、观点等持中立态度。如需转载交易中心原创内容,请联系后台,感谢!
-
2023年血糖新标准公布,不是3.9-6.1,快来看看你的血糖正常吗? 2023-02-07
-
2023年各省最新电价一览!8省中午执行谷段电价! 2023-01-03
-
GB 55009-2021《燃气工程项目规范》(含条文说明),2022年1月1日起实施 2021-11-07
-
PPT导出高分辨率图片的四种方法 2022-09-22
-
2023年最新!国家电网27家省级电力公司负责人大盘点 2023-03-14
-
全国消防救援总队主官及简历(2023.2) 2023-02-10
-
盘点 l 中国石油大庆油田现任领导班子 2023-02-28
-
我们的前辈!历届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完整名单! 2022-11-18
-
关于某送变电公司“4·22”人身死亡事故的快报 2022-0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