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儿童青少年间接攻击的发生状况:基于潜在类别分析的结果 中国儿童青少年间接攻击的发生状况:基于潜在类别分析的结果

中国儿童青少年间接攻击的发生状况:基于潜在类别分析的结果

  • 期刊名字: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 文件大小:
  • 论文作者:黎亚军,徐婷婷,董爱波,李玉,王耘
  • 作者单位:北京师范大学认知神经科学与学习国家重点实验室
  • 更新时间:2022-04-07
  • 下载次数:
论文简介

目的:了解中国儿童青少年间接攻击的发生状况.方法:利用中国儿童青少年心理发育特征调查数据库,对23803名(小学4~6年级、初中7~9年级)学生的间接攻击进行潜在类别分析,并对不同间接攻击类别在不同性别和年级内的分布进行比较.结果:儿童青少年的间接攻击可分为高发组(10.8%),边缘组(36.1%)和低发组(53.1%)三个潜在类别.男生高发组、边缘组的比例高于女生(9.6%vs.5.8%,P<0.01;38.7% vs.36.2%,P<0.01).小学生高发组、边缘组的比例高于初中生(11.0% vs.4.6%,P<0.01;40.9% vs.34.1%,P<0.01).结论:本研究显示中国儿童青少年的间接攻击可以分为三类,男生间接攻击的发生率高于女生,小学生的发生率高于初中生.

论文截图
版权:如无特殊注明,文章转载自网络,侵权请联系cnmhg168#163.com删除!文件均为网友上传,仅供研究和学习使用,务必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