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与中国古代的民本思想——民本思想得以成立的一种结构分析 “天”与中国古代的民本思想——民本思想得以成立的一种结构分析

“天”与中国古代的民本思想——民本思想得以成立的一种结构分析

  • 期刊名字:甘肃社会科学
  • 文件大小:
  • 论文作者:陈声柏,张永路
  • 作者单位:兰州大学 哲学社会学院,中国人民大学 哲学院
  • 更新时间:2022-05-07
  • 下载次数:
论文简介

民本思想何以成立,现代主流的学术观点多从现实政治需要的角度出发去解释,认为统治者是慑于民众的反抗,才不得不“以民为本”.这种观点忽视了信仰因素,没有注意到“天”的观念对古代中国人的影响;以天、君、民三元结构为分析框架,强调重视“天”在古代民本思想中的重要作用,以及天、君、民三者之间的有机互动;因为天佑民众,而君惧天威,于是君才有了“民本”思想.因此,中国古代对“天”的信仰是民本思想得以成立的关键根由之一.

论文截图
版权:如无特殊注明,文章转载自网络,侵权请联系cnmhg168#163.com删除!文件均为网友上传,仅供研究和学习使用,务必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