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像中国的力量与探寻“历史真实”的人文良知——论《一九四二》 影像中国的力量与探寻“历史真实”的人文良知——论《一九四二》

影像中国的力量与探寻“历史真实”的人文良知——论《一九四二》

  • 期刊名字:北京社会科学
  • 文件大小:
  • 论文作者:陈旭光,宋法刚
  • 作者单位:北京大学艺术学院
  • 更新时间:2022-04-22
  • 下载次数:
论文简介

《一九四二》在被遗忘和遮蔽的题材中以悲悯的情怀和艺术的力量探寻历史记忆和人文良知.它不是消费民族的“痛史”与创伤,而是在历史的全景复现中,通过叙事视角的回眸即个体与历史的对话,以及对宗教文化、政治权力、家族伦理等文化力量的反思,传达着具有现代性意义的启蒙价值观.因此,影片的价值已经不能仅仅用票房来衡量.影片的跨媒介传播和引发的知识界的关注与议论,影片所倡导的对个体生存权的尊重,对生命的敬畏,对民族灾难和“国民性”的反思,对历史真实探寻的历史观等,已经打造了一个众声喧哗的“公共文化空间”.影片对当前中国的电影文化建设、人文反思意向和文化产业生态等无疑会产生不容忽视的影响.

论文截图
版权:如无特殊注明,文章转载自网络,侵权请联系cnmhg168#163.com删除!文件均为网友上传,仅供研究和学习使用,务必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