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他者"到"主体"'——一项关于犯罪人自我归因的实证研究 从"他者"到"主体"'——一项关于犯罪人自我归因的实证研究

从"他者"到"主体"'——一项关于犯罪人自我归因的实证研究

  • 期刊名字: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 文件大小:
  • 论文作者:郭星华
  •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
  • 更新时间:2022-06-12
  • 下载次数:
论文简介

运用在东北某监狱的实地调查资料,对犯罪人的犯罪自我归因进行的研究表明:犯罪人的自我归因可分为内部归因和外部归因两种,作出外部归因的多于内部归因.在作出外部归因时,犯罪人强调的是受害人的人格特征以及社会环境;作出内部归因时,犯罪人主要是将犯罪原因归结为自身的人格特征.犯罪人在对自己的犯罪原因进行归因时,是倾向于作出内部归因还是外部归因,与他们是否关心村委会工作、与邻居的交往、与受害者的关系、受教育程度和法律意识相关.对犯罪人的自我归因进行研究,对于提高改造犯罪人的效果有积极的意义.

论文截图
版权:如无特殊注明,文章转载自网络,侵权请联系cnmhg168#163.com删除!文件均为网友上传,仅供研究和学习使用,务必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