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精神的“伦理—道德”形态及其现实意蕴 公共精神的“伦理—道德”形态及其现实意蕴

公共精神的“伦理—道德”形态及其现实意蕴

  • 期刊名字: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文件大小:
  • 论文作者:卞桂平
  • 作者单位:南昌工程学院思政部,中国人民大学哲学学院
  • 更新时间:2022-06-23
  • 下载次数:
论文简介

公共精神的“伦理”形态和“道德”形态实质上是两种“异质同构”的存在.“伦理”形态是客观的存在,“道德”形态是主观存在,二者统一于人伦规范和人德规范.因此,公共精神的普遍构建不仅要求内在德性的造就,也要依赖外在刚性要求的型塑,在“外—内”的生态中造就公共精神.当代公共精神的构建应包含如下举措:加强公德教育,培育现代人的公共感;完善奖惩机制,形成“德—得”生态互动;净化社会环境,形成遵道贵德的风尚.

论文截图
版权:如无特殊注明,文章转载自网络,侵权请联系cnmhg168#163.com删除!文件均为网友上传,仅供研究和学习使用,务必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