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科技竞争力研究 河南省科技竞争力研究

河南省科技竞争力研究

  • 期刊名字:河南科学
  • 文件大小:799kb
  • 论文作者:黄贻彬,卢方元,轩琳娜
  • 作者单位:郑州牧业工程高等专科学校,郑州大学
  • 更新时间:2020-11-06
  • 下载次数:
论文简介

第26卷第1期河南科学Vol.26 No.12008年1月HENAN SCIENCEJan. 2008文章编号: 1004- 3918 (2008)01-0123-04河南省科技竞争力研究黄贻彬',卢方元2, 轩琳娜 2(1.郑州牧业工程高等专科学校信息工程系,郑州450011; 2. 郑州大学商学院,郑州450052)摘要:科技竞争力反映了科技促进经济发展、增强经济实力.推动社会可持续性发展的能力.从科技投入、科技产出、科技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协调程度和科技潜力4个方面对河南省的科技竞争力进行分析评价,从而揭示河南省科技竞争力的实际状况和与先进省份相比所存在的差距.关键词:科技竞争力;科技投入;科技产出;科技潜力中图分类号: TP 301文献标识码: A科技竞争力是一个国家和地区科技总量、实力以及科技水平与潜力的综合体现,是影响其经济、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科技竞争力通常由科学技术投入、科学技术支出、科技与经济发展的协调程度和科技潜力4大要素构成4.这4大要素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形成- -个有机的整体.依据《中国统计年鉴》、《中国科技统计年鉴》、河南省统计年鉴》和《河南省科技统计年鉴》,从科技投入、科技产出、科技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协调程度和科技潜力4个方面对河南省的科技竞争力进行分析评价,全面揭示河南省科技竞争力的实际状况以及与全国或先进省份相比所存在的差距,从而为科学制订河南省科技发展计划提供参考依据.1河南省科技投入分析科技投入(也称为科学技术基础支撑),是形成科技竞争力的基础和潜力,同时也是构成科技竞争力的基础条件和前提,科技投入通常由科技人力投入、科技财力投入和科技基础设施所构成凹.1.1科技人力投入1.1.1全社会科技人员 一个国家 或地区科技实力如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所拥有的科技人力资源及其分布状况,2003 年河南省有科技活动的单位有1 783所,全部科技活动人员146 364人,位居全国第10位.其中,中大中型企业、科研机构及高校的科技人员总数占全部科技人员总数的比重分别为50 %,11.2 %,10.6 %.而在全国总体科技人员中,这3种机构的科技人员占总数的比重分别为:43 %,12.4 %, 12.5 %;北京科技人员中,这3种机构科技人员比重分别为10.9 %,28.7 %,14.1 %.1.1.2 R&D人员 由于 R&D活动占所有科技活动的70 %以.上,因此“R&D人员总数”、“R&D人数占科技人员总数比重”是评价科技竞争力的重要指标.河南省R&D人数2003年为40 742人,占全国R&D人数的3.7 %,居全国第11位. R&D人数占科技人员总数比重为27.9 %,居全国第16位。R&D人员中,科学家与工程师为30664人,占R&D人员总人数的75.3 %,而全国R&D总人数为1 094 831人,其中科学家与工程师为862 000人,占R&D总人数的78.7 %.由此可以看出,河南省R&D人员中,科学家与工程师所占比重相对较小,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这说明河南省科技人才高层素质有待于继续提高.R&D人员当中,基础研究人员1335人,占总人数的3.3 %;应用研究人员6947人,占总人数的17.1 %;试验发展人员32461人,占总人数的79.7 %.由此可以看出,河南省基础研究人员所占比重偏低,实验发展人员比重偏高,1.2 科技财力投入1.2.1科技经费筹集总额2003 年河南省科技经费筹集总额为842 688万元,高于2002年的筹集总额662 485万元27.2个百分点.其中政府资金为165 923万元,占总额的19.7 %;企业资金为568 119万元,占总额的67.4%;事业单位资金为33342万元,占总额的4%中国煤化工元,占总额的5 %;国外资金为1029万元,占总额的0.12%;其他资金为32271:MYHCNMHG;国科技经费筹集总收稿日期: 2007-07-15基金项目:河南省软科学项目(513041000)作者简介:黄贻彬(1959 ),男,河南罗山人,副教授,从事计算机信息处理研究.一124-河南科学.第26卷第1期额中,政府资金、企业资金、金融机构资金占总额比重分别为24.3 %,59.4 %,7.5 %.由此可见,河南省科技经费筹资格局不太合理,企业资金所占比重较大,而政府资金和金融机构资金比重相对较小.1.2.2科技经费内部支出地区科技财力投入是影响区 域科技实力的主要因素之一。2003 年河南省科技经费内部支出为750 303万元,居全国第13位.而其占GDP比重为1.1 %,明显低于全国平均水平2.6 %,居全国第25位.河南省地方财政支出中,科技支出占1.2 %,低于全国平均水平1.7 %而居第19位.1.2.3R&D支出2003 年河南省R&D支出总额为341 910万元,高出2002年R&D支出额16.6个百分点,居全国第14位.其中基础研究、应用研究、试验发展支出分别为4 173万元,41 703万元,278 458万元,占总支出的比重分别为1.2 %, 12.2 %,81.4 %,和这3种研究人员的投入相比,可以看出,占总人数3.3 %的基础研究的所有支出仅占总支出的1.2 %,占总人数17.1 %的应用研究的所有支出仅占所有支出的12.2 %,占总人数79.7%的实验发展的所有支出占总支出的81.4%.由此看出,河南省R&D支出的各种比例不平衡,实验发展支出比例过高.:2003 年,河南省R&D支出额占GDP比重为0.49 %,位居全国第25位,远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1.15 %,更低于发达国家平均水平2.5 %.在R&D支出中,我国在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实验发展所占比重分别为5.7 %,20.2 %,74.1 %.河南省的基础研究所占比重明显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更低于世界发达国家水平的15 %.在R&D支出额占行业企业工业增加值比重中,河南省高技术行业的比重明显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医药制造业,河南省的比重为0.03%,全国的比重为0.1%;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河南省的比重为0.15 %,而全国的比重为0.57 %.1.3 科技基础设施2003年河南省科研基建投入总额为6.06亿元,高于2002年的4.66亿元,居全国第12位.略微高于紧随其后的黑龙江科研基建总额(4.77亿元) ,远低于排名第1的北京(34.56亿元),也低于与河南省有相似经济发展背景的山东(20.37亿元).2003 年,河南省科技基础设施占全部基建投入的0.62 %,居全国第20位,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的1.07 %,也低于相似经济发展背景的山东(1.1 %)更低于排名第1的北京(6.2 %),这说明作为发展中省份的河南省,其基础设施投入中用于科技的投入比重过少。2河南省科技产出分析科技产出是衡量- -个地区科技发展水平与绩效的重要标志之- , 它通常以专利和科技论文情况来衡量".2.1专利专利作为地区科技创新成果中最核心的部分,最能体现地区科技创新能力的高低,创新能力高,科技发展就快:相反,创新能力低,则会阻碍科技发展@.2003 年河南省专利批准总量为2961项,占全国专利批准总量的2 %,位居全国第12位,平均每10万人中有3人获得专利批准,位居全国第23位,其中企业占64.7 %,科研机构占11.1 %,高等院校基本为0.另外, 在全省所拥有的专利中,其中发明型、实用新型、外观设计型专利分别为256, 1 983,722项,分别占总量的8.7 %,67 %,24.3 %.而2003年全国3种专利授权量分别占全国总授权量的比值分别为:7.6 %,45.7 %,46.7 %.作为专利批准量最多的广东省,其3种专利分别占全省批准量的比重为3.3 %,27.1 %,69.6 %.由此可以看出河南省发明型和实用新型专利比重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甚至高于广东省,而外观设计专利却明显偏低.2.2 科技论文2003年河南省发表的科技论文总量为23 959篇,高于2002年总量22137篇8.2个百分点,位居全国22位,其中科研机构及高校分别占总量的7.5 %和65.2 %,大中型企业没有相关统计.而被(《科学引文索引》(SCD、《工程索引》(EI)、科学技术会议录索引》(ISTP)),收录的科技论文中,2002年河南省被收录的有485篇,占全国总数的0.78%,居全国第22位,万人科技论]中国煤化工低,表明河南省科技论文水平总体质量较低.MHCNMHG3河南省科技 与经济发展协调程度分析科技与经济发展的协调程度直接反映了科技成果向经济转化能力的强弱,是其在-个国家或-一个地区经济、方势数裙会发展中的全面体现四,通常由劳动生产率增长速度、工业增加值、商品出口额等指标来衡量.2008年1月黄贻彬等:河南省科技竞争力研究一125-3.1劳动生产率增长速度劳动生产率是指平均每小时劳动时间所创造的附加值它与经济活动中的技术水平和不同生产率的专业领域有关.按照《中国统计年鉴》有关统计数据,河南省劳动生产率水平偏低,排名全国第22~-25不等,其中以2001和2002两年排名最为偏后(25名),这说明河南省技术创新能力、接受新技术能力、利用技术成果能力较低.3.2 工业增加值2003年河南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5.4 %,总量突破1 740亿元,位居全国第7位.在全省39个工业行业大类中,能源、原材料、食品工业等成为支撑和推动全省工业增长的主要力量.全部国有及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I业增加值占其全部工业增加值比重为13.9 %,排在所有行业第1名,其次是煤炭开采和洗选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分别以8.8%和8.4%的比重位居第2和第3,农副产品和黑色金属冶炼业分别以6.2 %和5.6 %的比重位居第3和第4.而代表高技术产业的医药、通用设备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等占其工业增加值的1.7%,2.89%,3.8 %,2.8 %,2.6 %,分别排在所有行业的第19, 14,9, 15, 16的位置.由此可以看出,河南省电力热力的生产与供应、非金属矿物制品、农副产品、黑色金属冶炼业、石油等产业的快速增长,拉动了河南省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同时对全省工业增长拉动作用逐步增强.3.3商品出口额海关的统计显示,2000年以前,河南省外贸出口一直徘徊在11亿美元左右。而到2001年,河南省外贸出口额达到17亿美元,到2002年突破20亿美元,与1999 年的11.13亿美元相比翻了一番。 河南省的外贸出口额在国内的位次也由原来的17位上升到第13位,超过了周边几个省份。截至2003年,河南省出口额增加到30亿美元,位居全国第13位.其中非公有制企业出口增幅和发生出口业务企业数均居各类企业之首,全省发生出口业务的企业共1 023家,其中非公有制企业已有426家,出口5.34亿美元,增长72.8 %,非公有制企业在开拓国际市场方面呈现出勃勃生机;从出口商品看,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增势强劲,附加值较高的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出口中机电产品出口4.65亿美元,增长39.9 %,高新技术产品出口4.3亿美元,增长39.8 %,农产品、纺织品保持较快增长,铝、人发制品、服装、玻壳、铅、人造刚玉、医药品、毛皮、鞋类、陶瓷产品、猪肉等出口额都超过了5000万美元.然而出口总额占GDP的比重则排在全国第31位,由此可以看出河南省商品在世界市场上的竞争力尚且不足.3.4技术市场交 易额2003年,河南省技术市场在省科技厅等有关部门的领导下,发挥技术市场在配置资源方面的作用,通过深入贯彻国家、省、市有关促进技术市场发展的各项法律法规,使河南省技术交易规模继续保持稳定的增长势头,技术交易额突破20亿元.2003 年全省实现技术交易项目3668项,比上年增长14 %;技术交易额19.27亿元,比上年增长8 %,居全国第13位。人均成交合同金额居全国第20位,其中引进的国外技术合同额与国内技术市场内的合同额之比为4:25,居全国第23位。由此可见,河南省的技术市场交易总额居全国中等偏上水平,然而人均水平偏低,与国际技术市场接轨度不够.3.5环境保护与科技协调发展2003年河南省“三废”综合利用产值为202 559万元,比上年增长6.4 %,居全国第6位;“三废”综合利用产值占产品销售收入比重为56.8 %,明显低于2002年比重88.2 %,高于全国平均水平45.7 %而位居第14位.河南省科技与经济发展的协调程度上,科技促进经济发展非常明显,比如工业增加值、商品出口额、技术市场交易额、“三废”排放的达标率、综合利用率等位居全国第6到第13不等,4河南省科技潜力分析中国煤化工科技潜力是科技创新的重要保障,是科技竞争力不断提.MYHCN MH G学生数、教育经费是衡量地区科技发展潜力的重要指标.4.1高校学生2003年河南省拥有高等院校71所,位居全国第9位,在校人数为557 240,占全国高校在校人数的5 %,居全關第级格.然而, 相对于河南省的人口总数来说,河南省的万人高校学生数偏少,只排在全国第25名.-126-河南科学第26卷第1期4.2 教育经费2003年河南省教育经费相比2002年同比降低10%,总量为2288399万元,位居全国第9.其中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为1 687 491万元,占总费用的66.8 %,个人团体和社会办学教育经费、社会集资办学、学费和学杂费分别占总费用的4.1 %,13 %,29 %.而2002年这4种经费所占比重分别为67 %,2.3 %,1.3 %,18.1 %.河南省教育经费总体上和全国平均水平、发达省份教育经费水平存在差距.在全国教育经费中,上述4种经费所占比重分别为63.7 %,3.2 %,2.3 %, 16.8 %,北京的4种经费所占比重分别为62 %,1 %,3 %,11 %.由此可以看出,河南省教育经费仍旧是以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为主,学费和学杂费为辅的经费体制,国家财政性经费所占比重过大,社会办学经费比重较小,社会集资办学比重过小,学杂费比重过大.2003年河南省教育经费占GDP的比重为3.3 %,位居全国第28位,其中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占GDP比重为2.2 %,而全国教育经费占GDP的比重为4.1 %,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占GDP的比重为3.3 %。早在20世纪90年代,我国就提出了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在20世纪末要达到4%,然.而河南至今未达到,而且远低于20世纪90年代初期发达国家的5.3 %,发展中国家的4.1 %,最不发达国家的3.3%.因此,有关教育经费的支出问题有待河南省有关部门统筹规划.5结论与建议.河南省科技竞争力总体水平较低,要实现“中原崛起”的战略目标,必须大力提升河南省的科技竞争力..为此,要构建科学的科技发展系统,加快制订切实可行的科技发展战略;优化资源配置,培育河南省新的科技增长点;增强科技创新能力,提高产出效益,加速高新技术产业化;建立企业科技创新体制,加强河南省可持续发展建设,努力提高河南省科技发展的整体素质.参考文献:[1] 刘军.地区科技综合实力评价[J].决策借鉴, 1993(4) :14-16.[2]游光荣, 狄承锋.我国地区科技竞争力研究D].中国软科学, 2001 (1):66 -70.[3] 艾国强,崔红曼.科技竞争力构成要素分析[].机电产品开发与创新, 20(6):23- -24.[4] 林涛.欧盟的14项科技评价指标D].全球科技经济嘹望, 2002(12):7.[5] 连燕华,石 兵国家科学技术投入与产出评价[D].中国软科学, 2002(1):28 -29.6] 高昌林.国际科技指标发展的新动向[].科技管理研究, 2002():68- -69.[] 国家体改委经济体制改革研究院、中国人民大学、综合开发研究院(深圳)联合研究组中国国际竞争力发展报告(1999)[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9A Study on Competitive Power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 Henan ProvinceHUANG Yi-bin', LU Fang-yuan', XUAN Lin-na2(1. Department of Information Engineering, Zhenghou College of Animal Husbandry Engineering, Zhengzhou 450011, China:2. Business School, Zhengzhou University 450052, China)Abstract: Competitive power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s the power that can develop economic and promotesocial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This paper evaluates and analyses this power from 4 aspects which are scientificand technical input, scientific and technical production, correspondence between scientific and technical andeconomical development, scientific and technical potential, and finally_ get the real scientific and technicalsituation of Henan province and the specific disparity from oth中国煤化工Key words: competitive power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YHC N M H Gaput; scientific andtechnical production; scientific and technical potential

论文截图
版权:如无特殊注明,文章转载自网络,侵权请联系cnmhg168#163.com删除!文件均为网友上传,仅供研究和学习使用,务必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