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的生命意义感与幸福感 青少年的生命意义感与幸福感

青少年的生命意义感与幸福感

  • 期刊名字: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 文件大小:
  • 论文作者:沈清清,蒋索
  • 作者单位:温州医科大学应用心理学系,嘉善县康慈医院临床心理科
  • 更新时间:2022-04-07
  • 下载次数:
论文简介

目的:探讨当代青少年生命意义感与幸福感的特征及关系,为进一步开展青少年生命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选取温州、湖州两地区初一至初二、高一至高二、大一至大四青少年1141名.采用生命态度剖面图量表(LAPS)、心理幸福感量表(PWBS)、学生总体生活满意度量表(SLSS)和积极-消极情感量表(PANA)进行调查.将PWBS得分最高和最低的各27%抽出作为高分组和低分组,其余为中间组.结果:高中生LAPS、PWBS、SLSS及积极情感和消极情感得分均低于初中生和大学生[如,LAPS得分,(3.5±4.2)vs.(3.8±4.7),(3.7±4.0);均P<0.001];性别与年级在生命意义感的意义意志和生命控制两个维度及积极情感上有交互作用(F=3.67、7.20、4.92;均P<0.05).高生命意义感水平青少年的PWBS、SLSS和PANA的积极情感得分均高于低生命意义感青少年[(4.5±7.6)vs.(3.5±7.0)、(3.3±4.0)vs.(2.7±4.1)、(3.6±2.5)vs.(2.8±3.8);均P<0.01].LAPS的存在充盈、意义意志、生命控制、死亡接纳及生命目的因子得分与PWBS总分呈正相关(0.11~0.39,均P<0.001),LAPS的存在充盈、生命目的、苦难接纳因子得分与SLSS总分呈正相关(0.38、0.12、0.11,均P<0.001),LAPS的存在充盈、意义意志、生命控制因子得分与积极情感总分呈正相关(0.25、0.31、0.18,均P<0.001).结论:青少年中高中生的幸福感水平较低,生命意义感对个体的幸福感可能有促进作用.

论文截图
版权:如无特殊注明,文章转载自网络,侵权请联系cnmhg168#163.com删除!文件均为网友上传,仅供研究和学习使用,务必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