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儒家自然哲学的“通”的思想及其生态意义 论儒家自然哲学的“通”的思想及其生态意义

论儒家自然哲学的“通”的思想及其生态意义

  • 期刊名字:社会科学
  • 文件大小:
  • 论文作者:乔清举
  • 作者单位:南开大学哲学学院
  • 更新时间:2022-04-26
  • 下载次数:
论文简介

“通”是儒家自然哲学“究天人之际”的重要概念,指两个或更多对象之间物质、能量、信息、情感、精神的相互交换、吸收和影响;西方哲学无之.通有四方面的内容:一是自然现象之间的通气;二是人与自然之间的通气;三是人自身的通气;四是人和人之间情感和精神的相通.自然现象之间的通气有“川,气之导也”、“宣气”、“山泽通气”、“天地交”、“山川出云”等说法,表明了自然的有机性、整体性和内在性.人和自然的通是二者间的一种交互性关系.人是自然的一个环节,这是天人合一的物理基础;人又是自然的恻隐慈爱者、欣赏者、赞美者,二者融为一体、情景交融,从而能够对于自然有感、有应,道德地对待自然,为天地立心.这种关系超出了物理意义而进入了精神的和审美的领域.这是人与自然相通的本质含义,表明了儒家哲学的生态本性.通的范畴对于当今建立生态哲学具有重要意义.

论文截图
版权:如无特殊注明,文章转载自网络,侵权请联系cnmhg168#163.com删除!文件均为网友上传,仅供研究和学习使用,务必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