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地方教化“引耶入儒”的现实考量——耶稣会士高一志晚年译著(1630-1640)背景初探 明末地方教化“引耶入儒”的现实考量——耶稣会士高一志晚年译著(1630-1640)背景初探

明末地方教化“引耶入儒”的现实考量——耶稣会士高一志晚年译著(1630-1640)背景初探

  • 期刊名字:世界宗教研究
  • 文件大小:
  • 论文作者:金文兵
  • 作者单位:厦门大学哲学博士后流动站
  • 更新时间:2022-05-02
  • 下载次数:
论文简介

高一志译著集中完成在晚年(1630 -1640),与耶稣会士进入历局、雷种告示“尊天辟邪”有着密切联系.历局为南京教案之后陷入困境的耶稣会以新的生机,雷翀告示为以官府之名公开支持耶稣会传教开启先例.二者均为高一志所著义礼西学从塾学到社学再到乡约的步步渗透创造有利外部条件,并由此形成一种以儒学为主神学为辅的地方教化模式.地方官绅“引耶入儒”的根本原因,在于明末社会问题日趋严重,社会关系日趋紧张,超出了儒家教化思想所能承当范围.取神学伦理思想之长,引导地方教化,维护政治秩序,实为追于现实考量的结果.

论文截图
版权:如无特殊注明,文章转载自网络,侵权请联系cnmhg168#163.com删除!文件均为网友上传,仅供研究和学习使用,务必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