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哲学视野下儒家之“孝”的结构分析--以亚里士多德“好公民”与“好人”理论为线索 政治哲学视野下儒家之“孝”的结构分析--以亚里士多德“好公民”与“好人”理论为线索

政治哲学视野下儒家之“孝”的结构分析--以亚里士多德“好公民”与“好人”理论为线索

  • 期刊名字: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文件大小:
  • 论文作者:张再林,唐学亮
  • 作者单位:西安交通大学
  • 更新时间:2022-04-09
  • 下载次数:
论文简介

“孝”价值在儒家文化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儒家之“孝”复杂精微、气象万千,大体包含辩证、层级、程序、主体和客体等物质结构,同时循着亚里士多德“好公民”与“好人”理论的思想线索,还可以勘定“孝”的内在精神结构。通过批判性地省察“孝子”,也就是儒家意义上的好儿子的文化政治身位可以发现,从总体上说,好儿子往往不会是一个好父亲,但却会成为一个好公民并进而成为一个好人。在现代性语境下,无论坚持“祛魅”还是“复魅”立场,对“孝”的整全结构的把握都是其基础和必要的工作。

论文截图
版权:如无特殊注明,文章转载自网络,侵权请联系cnmhg168#163.com删除!文件均为网友上传,仅供研究和学习使用,务必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