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国家与市民社会之关系的哲学内涵——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第1条新释 政治国家与市民社会之关系的哲学内涵——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第1条新释

政治国家与市民社会之关系的哲学内涵——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第1条新释

  • 期刊名字:山东社会科学
  • 文件大小:
  • 论文作者:商逾
  • 作者单位:山东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
  • 更新时间:2022-04-07
  • 下载次数:
论文简介

黑格尔的国家唯心主义抽象地夸大主体性原则,视国家为世俗之神,力图在国家理念的思辨运演中化解市民社会的一切矛盾和纷争,这是“逻辑的、泛神论的神秘主义”.费尔巴哈的市民社会唯物主义,缺失人的主体能动性,仅仅从客体方面直观单个人和市民社会,不能洞悉市民社会的原初关系和生成机制.它们都离开了社会实践,无力透析市民社会的本真存在和国家的原型,使“既有之物”绝对化.马克思立足于社会化的人类,在实践反思层面上,扬弃了市民社会和政治国家二元分裂,终结了近代主客二分的形而上学,敞开了通向“应有之物”的通途.

论文截图
版权:如无特殊注明,文章转载自网络,侵权请联系cnmhg168#163.com删除!文件均为网友上传,仅供研究和学习使用,务必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