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不复"空"——从"空——色——情——色——空"结构看《红楼梦》的人生观 "空"不复"空"——从"空——色——情——色——空"结构看《红楼梦》的人生观

"空"不复"空"——从"空——色——情——色——空"结构看《红楼梦》的人生观

  • 期刊名字:安徽文学(下半月)
  • 文件大小:
  • 论文作者:潘小文
  • 作者单位:南京师范大学
  • 更新时间:2020-03-23
  • 下载次数:
论文简介

图典重释“空”不复“空”从“空一色一情一色一空”结构看《红楼梦》的人生观Q潘小文(南京师范大学江苏·南京210097)摘要借助“空一色一情一色一空”结构曹雪芹写出了一个有灵性的生命个体在执著追求后的大彻大悟,揭示了生命意义的真诗,并否定人和世界存在的意义关词《红楼梦》空色情虚无主义文章编号1671-0703(2011)07-013302“空即是色,色即是空,空不弄色,色不异空”的色空观感受他的关爱源自佛经,然而在《红楼梦》的第一回里,曹雪芹写道:“从而这一切的痴迷其实来自于好色。正如警幻所云:“此,空空道人因空见色,由色生情,传情入色,自色幡空,遜色即湓,知情更湓。是以型山之会,云雨之欢,皆由既悦其易名为情僧,改《石头记》为《情僧录》。为什么道人自称“空色,复恋其情所致也。吾所爱汝者,乃天下古今第一淫人空”,而且还改名为“情僧”?这样的转变到底意指何在?前人也。“(第5回)宝玉之“淫”又非世俗好色之徒可比,是“意观点很多,不再赘述。我认为借助“空一色一情一色一空”淫”。然而相较“好色”知情”,宝玉之“意淫”虽在品质上高结构,曹雪芹写出了一个有灵性的生命个体在执著追求后于“皮肤溢淫”,其于“色”之沉迷实更甚。宝玉经锻炼获得了的大彻大悟,揭示了生命意义的真谛,并没有否定人和世界灵性而这灵性也正是他烦恼的原因。宝玉的妄心妄念因他存在的意义。的灵性而滋生起来,但此时的他还不具有断绝妄心妄念的、因空见色之后的由色生情智慧,他无可逃匿地沉迷于其中第1回,本处大荒山无稽崖青梗峰下,一块“无才不得二、“木石前盟”胜过“金玉良缘补天”的石头“自经炼之后,灵性已通,因见众石俱得补“女儿是水做的骨肉,男人是泥做的骨肉。我见了女天,独自己无才不堪入选,遂自怨自叹,日夜悲号惭愧。“某儿,我便清奭;见了男子,便觉浊奧逼人。“(第2回)然而,甄日听了僧道二人谈论红尘中的荣华富贵后,石头“不觉打动宝玉来贾府,两人同名同貌,可谓一见倾心,贾宝玉也以为凡心”求二人把它携入红尘去享这“荣华富贵”。换言之,石得了知己。但“他说了半天,并没有明心见性之谈,不过说头萌生了世俗生活的欲求,从此有了后面在“富贵场”、“温些什么文章经济、又说什么为忠为孝,这样子可不是个禄盒柔乡”中历劫的故事,实际上,从“石”到“玉”、“从大荒山无么?只可惜也生了这料一个相貌”(第115回)。由此可知和崖”到“富贵场温柔乡”的演变就是作者所言的因空见贾宝玉所喜欢的是他们具有的女儿的清净脱俗精神。女儿色”的过程。在贾宝玉的眼中已是美的化身,他在大观园里为自己构建就这样,一个“灵性已通”的石头,带着他的“木石前盟”了一个纯净的精神世界,但是在这个美的世界里,宝玉也是来到了尘世。这位出生富贵豪门的公子,带来了宝玉,也带孤独的。不可否认,外形上的女儿美是贾宝玉喜爱她们的重来了与众不同的思想。他批评“读书上进的人”是“禄蠹”,要原因,宝玉也曾被宝钗的肌肤丰泽和妩媚风流吸引过(第视男子为“浊物”把所有士大夫都骂为“国贼椓鬼”,认为28回),不觉就呆了”,但二人没有心灵上的沟通默契。可所谓的“读书上进”不过“沽名钓誉”“文死谏,武死战"不过就是她的宝姐姐、史大妹妹甚至袭人都苦口婆心地劝他走“为邀忠烈之名”。他对一切赏心悦目的东西都充满了极大仕途经济的道路,好好做些正经事,这让他很痛苦。与他的兴趣和喜愛。他留恋于春花秋月,驻足于芳园华亭。他不起吟诗作赋、喝酒划拳的姐妹们和丫们并不能理解他。每仅痴迷于花容月貌的女子,也倾心于风流侧傥的男子。虽然当他坦露心意时,便被众人批评为“不是呆话,就是疯话”。他是一个主子,但一点主子的架子也没有,和大观园里的姐这个美的世界里,见了便觉清爽的女儿们也不理解他,这对妹和丫鬟成日厮混一处。他不仅关心熊钗,能对着袭人告他来说是沉重的打击。饶,容忍晴雯的小性子,就连平儿这样别的房里的丫头也能相比热衷仕途的宝钗,只有黛玉能够真正地理解宝玉经典重释在宝玉和黛玉自然纯真的爱情关系中略去了色相与肉欲,此才能明心见智。我想曹雪芹并不是要劝人向佛《红楼突破了封建礼教对人的心灵的束缚。但是,黛玉并不赞同才梦》也不是虚无主义作品。所谓虚无主义,就是将存在理解子佳人式的恋爱方式,不肯接受贵族公子贾宝玉的调情坚为虚无。虚无主义者同样生存于现实世界之中,他无法否自持用平等的姿态、用心灵去寻找爱体悟爱。“众人皆醉我独身和世界的存在特性,但虚无主义显然是对于存在的背叛醒”是需要勇气和力量的,宝玉的勇气和力量来自于黛玉。和背离。虚无并不是否定人和世界的存在,而是否认其存在在黛钗之间,贾宝玉最终选择了林黛玉源于俩人的心有灵的意义。因为存在没有意义,所以存在自身就是虚无。虽然。也许黛玉永远学不会宝钗圆滑的处世哲学,也学不会高鹗续写的后四十回并不能完美地体现曹雪芹的写作精如何讨好封建统治阶层的大家长。但黛玉蔑视封建礼教的神但我们对宝玉的结局也大致料想得到。当大观园中所有庸俗,诅咒八股功名的虚伪,从来不劝宝玉为官做臣,从来的美好的人、物、事在宝玉面前毁灭,当生命中所有他在乎不用“仕途经济一类“混账话”去劝说宝玉,因而深得宝玉的东西都被无情地剥夺,他便失去了生活根基和精神依靠。敬重,被宝玉视为“知己”。如果说现实世界中人们所追求的功名利禄、娈童美女但黛玉将一生的眼泪都还给了宝玉以后,就香消玉殒终将成为虚无,那么人为什么要活着呢?难道我们的归宿就了,只留下宝玉孤独地在世上趴零。只有遁入空门皈依宗教吗?皈依宗教之后又将怎样?我很三、历尽红尘后的大彻大悟赞同刘再复先生的观点,《红楼梦》的特别宝贵之处,是在放正如鲁迅先生在《中国小说史略》中所说宝玉在繁华下各种妄念和世俗追逐之后仍然有对“情”的大执,放下功丰厚中,且屡与·无常'觌面,先有可卿自尽;秦钟天逝;自又名利禄之后仍有大哭泣、大眼泪、大思念,“无”中“无”后仍中父妻厌胜之术,几死;继以金投井;尤二姐吞金;而所爱保存“大有”,但这个“有”是看破假相后的“有”。曹雪芹满纸之侍儿晴雯又被遣,随殁。悲凉之雾,遍被华林,盛呼嗄而领荒唐言写尽了一个封建大家族的荥辱兴衰,道出了人生无会之者,独宝玉而巴。"及至后来迎春受盧、探春远嫁看见常,终归虚无却以宝黛二人的情爱告诉了我们,我们到底好端端一个大观园成了人去楼空、萧索荒凉之地,一进潇湘应该追求的是什么。馆便放声大哭起来想着“越早些死的越好,活着真真没是儿”。经历了与黛玉的悲欢离合,目睹了那么多美好生命所参考文献遭受的苦难与死亡,宝玉终于大彻大悟毅然返回自然,回曹雪芹红楼梦[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8到生命的本原,归于永恒。[2]鲁迅中国小说史略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尘色本不迷人,人自迷于尘色。一切都在变化之中因]刘再复红楼梦悟]上海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此《红楼梦》中的“空”应该是一个历时性的概念。在“空2009色一情一色一空”的结构中前一个“空”应指有灵性的石头“天不拘兮地不羈,心头无喜亦无悲"(第25回时的先在状态,后一个“空”则指佛教意义上的虚无状态。“执迷不悟”是指坚持错误而不觉悟,但将“执迷不悟”反过来看,有迷,才有执,才会有可能悟。《红楼梦》呈现的多是衣食住行、婚丧嫁娶之类人所必经的琐碎的日常生活。然而,这种看似平和的日常生活,在佛家的眼里仍是“苦厄”,人的命运本身似乎就是一种必然。虽然一僧一道早已揭示“究竟是倒头一空万境归空,不如不去的好”,但没有经历过人世繁华、生离死别没爱过没恨过,一块“无才补天”的顽石又岂能懂得这些道理四、“无”中“无”后仍保存“大有芸芸众生要放弃所有,也不是说任何一个动念就是执"。我们所要破的“执”,应该是误执”、“妄执”。只有如

论文截图
版权:如无特殊注明,文章转载自网络,侵权请联系cnmhg168#163.com删除!文件均为网友上传,仅供研究和学习使用,务必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