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科学观从简单性到复杂性的发展 人类科学观从简单性到复杂性的发展

人类科学观从简单性到复杂性的发展

  • 期刊名字: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文件大小:
  • 论文作者:邬焜
  • 作者单位:西安交通大学国际信息哲学研究中心
  • 更新时间:2022-04-08
  • 下载次数:
论文简介

近代以来,人类科学的发展经历了一个从简单性、确定性和决定论范式到复杂性、非确定性、非决定论范式的发展过程,西方科学哲学的发展也基本上体现了人类科学的这一发展过程的性质.逻辑实证主义的科学发展观体现的正是19世纪和20世纪初科学自身发展的简单性、确定性和决定论的性质.波普尔的证伪主义科学观在传统的确定性科学观的壁垒上打开了一个缺口.由于库恩在其范式革命论中引入了主体性成分,这就为否定存在绝对而客观的真理扫清了障碍,而库恩强调的不同范式可以相并列的不可通约性则为多元主义的科学观提供了前提.费耶阿本德的怎么都行的无政府主义科学观以极端化的方式张扬了科学自身发展的非确定性、非决定论的复杂性特征.科学从简单性走向复杂性的发展过程,复杂性的科学观要求我们必须在观念、理论和方法的全方位的层面进行创新.另外,为了确保人类的科学、文化的健康而自由的全面发展,我们应当在人类创造的所有科学和文化领域之间建立某种复杂相互作用的反馈环链,通过这一反馈环链,人类创造的所有科学和文化都可以在相互作用中相互影响、相互借鉴、相互改变,从而实现更为自由和快速的发展.

论文截图
版权:如无特殊注明,文章转载自网络,侵权请联系cnmhg168#163.com删除!文件均为网友上传,仅供研究和学习使用,务必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