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心”诠《诗》,以《诗》释“心”——杨慈湖《诗经》诠释之考察 以“心”诠《诗》,以《诗》释“心”——杨慈湖《诗经》诠释之考察

以“心”诠《诗》,以《诗》释“心”——杨慈湖《诗经》诠释之考察

  • 期刊名字: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
  • 文件大小:
  • 论文作者:张实龙
  • 作者单位:浙江万里学院文化与传播学院
  • 更新时间:2022-04-27
  • 下载次数:
论文简介

杨慈湖诠释《诗经》颇有特色.他从自我“本心”出发,对《诗经》有一个“前理解”,即认定《诗经》三百首皆为“本心”之所发,均符合“思无邪”之旨.基于此“前理解”,他极力否定《毛诗序》对《诗经》的解读,并根据他之“本心”来决定对《诗经》古注的取舍.杨慈湖在以“本心”来诠释《诗经》的同时,也展示了自己的道德践履.

论文截图
版权:如无特殊注明,文章转载自网络,侵权请联系cnmhg168#163.com删除!文件均为网友上传,仅供研究和学习使用,务必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