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子人性观之再检讨——兼论其人性理论对当代的启示 荀子人性观之再检讨——兼论其人性理论对当代的启示

荀子人性观之再检讨——兼论其人性理论对当代的启示

  • 期刊名字: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文件大小:
  • 论文作者:孙静
  • 作者单位:北京大学中文系
  • 更新时间:2022-04-22
  • 下载次数:
论文简介

孟子直接从“文化人”论性,言善即在性中,不假外求.荀子有“性”伪”之分,“性”,乃是动物性,并非是“人”性;“伪”,才真是“人”性,是“人之所以为人”的根本性质,而“伪”占有更重要的地位,由此论证明白了“善”生自社会的礼义,非人之生性所本有,即“人性”的本质是社会性,而非生物性.这样带给我们一些重要启示:首先,必须充分认识人之情欲本能的性质,它不会自发地走向“善”,必须对其进行控制,不能任由其自由发展.其次,“人性”不是一种永恒不变的范畴,而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历史范畴.最后,“群”是“人”之所以为“人”不可或缺的因素,是荀子“人性”的重要内涵,我们需要认识“群”的重要性.

论文截图
版权:如无特殊注明,文章转载自网络,侵权请联系cnmhg168#163.com删除!文件均为网友上传,仅供研究和学习使用,务必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