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科技资源的优化配置 河南省科技资源的优化配置

河南省科技资源的优化配置

  • 期刊名字:南都学坛
  • 文件大小:114kb
  • 论文作者:孟冬冬
  • 作者单位:南阳师范学院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 更新时间:2020-11-03
  • 下载次数:
论文简介

第35卷第1期南都学坛(人文社会科学学报)Vol.35 No. 12015年. 1月Academic Forum of Nandu( Journal of the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Jan.2015河南省科技资源的优化配置孟冬冬(南阳师范学院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河南南阳473061)摘要:科技人才外流现象严重,科技管理体制滞后、科技创新能力不足,传统的产业定位存在偏差、科技资源整合程度偏低等因素严重制约了河南省科技资源的优化配置。必须培育实力型的研发团队,健全科技管理体系,建立高效的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建立和完善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研究开发模式,完善河南省科技创新体系,实现政府和市场的科技双投入,提高河南省科技资源配置的合理性,才能为河南经济的发展和繁荣提供强大的动力。关键词:科技资源;优化配置;对策中图分类号:F062.1文献标识码:A文章 编号:1002 - 6320(2015)01 -0122 -03在各方面都取得了较大的进步。信息基础设施建一、河南省科技资源配置现状设不断完善。近十年来,河南电信、光缆已覆盖全(一)科技资源配置取得的成就省各市、县(市、区)、乡镇;河南广电已建立高起从科技人力资源的总量看,2008年河南省科点、高标准、宽频带、高速率的基础网络,拥有了海技人员总量为209793人,到2011年科技人员总量的用户资源。在一定程度上,河南广电已经形量增至292902人,比2008年增长了39. 6% ;2008成上联国家干线网,下联市、县分配网,空中卫星.年河南省R&D人员全时当量为72830人年,2011转播,地面微波覆盖,光纤网人户的立体网络。我年R&D人员全时当量增至101668人年,比2008省电子信息制造业发展较快,如2011年我省规模年增长了39.6%。作为科技人力资源主体的科以上电子信息制造业主营业务收入达到1131亿学家、工程师人数呈现出逐年增长的趋势。以上元,居全国同行业第12位。信息化建设也已普及数据也表明了“科教兴省”的战略成果已得到农业、工业、教育等领域,为带动这些行业的快速体现。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从科技经费的总量看,全省科技经费筹集额(二)科技资源配置中存在的问题无论是政府资金还是企事业单位资金都呈上升趋1.高层次人才分布不均衡。郑州地区的科技势,占GDP的比重逐年增长川。全省财政资金投人才聚集明显高于周边地区,但与北京、上海等地人力度不断加大,特别是2011年较2010年增长相差甚远。河南科技人才资源分布不均,全省了53.1%。企业投人资金在自筹资金总量中占50%以上的科技人员集中在经济较发达的郑州主导地位。2011 年,企业科技投人资金占全省科市、洛阳市和新乡市。其他区域的科技人才资源技经费筹措总额的83.7%,远远超过事业单位科堪称匮乏,科技成果转化人才和科技企业家紧缺。技投人资金。此外,金融机构贷款在科技投入中2.科技资源配置行政化。科技资源配置中计的比重也在不断提高,成为科技投人中新的融资划色彩较浓,政府对科技资源配置有较大的影响,渠道。全省科技经费投人呈现出多渠道、多元化政府从事科技项目管理,掌握着大量的科技资源,的特征。但对国家战略重点把握不清,在信息不对称的情从科技信息化程度看,河南省的信息化建设况下做出决策会使科技资源不能有效配置,还会.收稿日期:2012 -10-11基金项目:河南省2014年度软科学计划项目“河南省科技成果转化机制优化中国煤化工67;南阳师范学院高层次人才资助项目“河南省高技术产业发展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项目:MYHCNMH G作者简介:孟冬冬(1979- ),河南省济源市人,讲师, 主要研究方向为科技创新、技术与社会。2015年第1期孟冬冬:河南省科技资源的优化配置造成科技资源配置浪费低效率。(三)历史性产业定位亟待调整3.配置不均衡。当前的科技资源配置模式关由于历史的原因,河南被定位为农业大省和注的是科技投入总量,忽视了资源配置是否合理、资源原材料基地。这种地位使逐步形成以资源开是否高效。科技投入资金管理混乱,一方面资金发为核心的产业发展模式,并建立了-批现代化短缺且较为分散,无法形成规模效应,另一方面资的矿产资源开采型城市如焦作、平顶山鹤壁、濮金投入重复。突出表现为关键领域的科技资源投阳、义马等,对河南现代经济发展打下了一定基人不足和个别领域资源配置过多等。科技资源配础”。矿产资源不可再生,产业效益开始下降:置均衡与否关系着科技资源作用的发挥,影响着产业结构不合理造成资源产业萎缩,替代产业又科技与经济融合的效率。尚未形成,这要求资源型城市必须转型.工业化的4.科技信息资源利用率较低。科学技术是第深人发展对产业结构升级提出新要求。传统的产一生产力,科技信息在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业定位严重阻碍了河南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亟待的进步方面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目前河南省调整,合理定位。存在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不够完善、科技信息的宣(四)科技资源整合程度偏低传力度不够、信息共享机制的集成共享力度较小长期以来,河南省增加科技投人的主要方式等问题,从而极大地降低了科技信息资源利用是增加科技项目,但却对科技资源的整合重视力效率。度不够,宏观调控能力被弱化。由于缺乏完善的生产科研合作机制、科技资源分散严重,造成的二、河南省科技资源配置的困境后果是:一方面企业的科技设施可能会有部分闲(一)科技人才外流现象严重置,缺乏科技创新的人才;另一方面院校、科研机影响一个地区科学技术创新能力至关重要的构的科研成果不能投人生产,得到充分利用。这因素是此地区科技人才的总数和科技研发人才的不仅使得科 技资源的最大效能不能充分发挥出整体实力。我省是人口大省,而这个拥有九千四来,更造成了严重的科技资源浪费。百多万人口的大省所拥有高等院校、科研院所数三、河南省科技资源优化配置的对策量却只处于全国中下游水平,其所扮演的角色仅.是人才、技术的“加工车间"。近些年来,虽说河(-)培育实力型的研发团队南省正在努力跻身于人才强省行列,但因为欠缺要充分发挥高校和科研机构培养科技人才的科技人才发展的宜居环境,尚未健全科学合理的作用。科技人才既包括专业化技能化人才,又包聚集人才、培养人才和使用人才机制,以致许多高括培养高科技人才,后者是人才培养的重点。培科技人才感到英雄无用武之地。不仅对外省的科养 专业化技能化人才就要大力发展各类专业技术技人才缺乏吸引力,而且河南省本省“孔雀东南教育、职业培训。培养高科技人才,要鼓励和扶持飞”现象也较为严重,大量科技人才外流,形成对高校和科研机构加强博士后工作站建设,培养高原有的科技资源存量利用率低的现状。层次青年科技专家。要实现对科技资源的优化配(二)科技资源投人不足置还要重视“复合型”人才的培养,造就一批既有科技投入是影响科技创新能力的重要因素。现代科技知识又具备经营管理才能的科技企业家科技投人不足影响着国有大中型企业科技创新的和科技贸易专家。培养高水平的科技队伍,一方步伐,也制约着民营科技企业的发展,这样造成的面要重视培养、发展人才,打造科技人才发展的结果就是在整个区域内难以出现科技创新的领军宜居环境,依法稳定科技政策,保障科技人才的合企业。以我省的重要支柱产业--资 源型产业为法权益,提高科技人才的待遇。另一方面要大力例,资源开发企业多为国有大型企业,这类企业的引进各种人才,建立区域人才协作机制,完善科技特点是技术专门性强、作业环境较封闭、社会化协人才市场,凭借人才市场实现多层次人才的交流、作程度低,直接决定了其较低的技术外溢水平,进全方位人才信息的交换、社会化公共人事协调等一步导致了其较低的科技创新能力带动作用。功能,促使科技人员合理流动。引导科技人员流另外,资源型产业的产品较为单一,科技资源配置向企业,提高企业高级人才占有率,优化科技人才相对简单,对科技创新的需求较少,所以科技资源.的配置。投入力度也远远低于其他产业。从而造成-种恶中国煤化工。性循环:科技资源投人不足,导致生产技术进步缓科技管原优化配置的慢,科技创新领军企业难以形成,减缓了整个资源重要保证。YH. C NMHG发展科技管型产业创新能力的提升。理体系对我省科技资源的优化配置意义重大。建.●124南都学坛2015年第1期构完善的科技管理体系能够加强部门、行业、地方构提供的信息多样且零散。因此,应分层次、分间的集成与联合,加强宏观调控、管理,积极发挥行业成立科技信息中心,定期汇集生产企业提供行业管理部门的作用,实现对科技资源的优化配的技术攻关难题和市场需求信息,经加工整理后置,形成责权分明的部门、地方与企业的管理体系及时发布以供科研机构及其他科技成果供需主体网络。建立以“开放、公正、流动、竞争、协作"为参考。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前提条件是宗旨的科技运行机制,科学规范科技评价行为,继科技成果必须适应市场发展的需求。目前,河南续完善评价申诉制度、重大项目评价结果公示制省研究开发模式主要还是被动的供给模式。它更度等。完善科技创新及资源配置的政策方面,根关注的是研究的科学价值,很少和其市场价值相据国家法律法规,制定并完善系统的科学技术知结合,以致大量的科技成果成为样品、展品乃至成识政策,与技术创新有关的财税政策、金融政策和为废品。而以市场为导向的需求模式要求在科研知识产权保护政策,同时还要健全科技创新相关项目的立项.中期研究和科研成果的结项全过程,的风险投资机制。研究机构、企业和政府必须开展团队工作。这样(三)建立高效的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就会突破科技成果转化率低的现实,加快科技与在技术市场化的全过程中,科技中介机构沟经济的结合,从而使科技资源得到有效配置。以通技术供给方与需求方的联系。它是科学技术与项目为依托、以技术和资本为纽带,大学和科研机经济结合的结合点,是科学技术进入市场的重要构要以多种形式与企业共同进行研究开发和技术环节[4)。不仅在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方面发挥着引进、消化、吸收和创新,使科研开发成果快速地重要作用,也是国家创新体系中的重要环节。首通过企业这一关键环节迅速转化为生产力,确立先,认清、重视科技中介机构的地位。在科技创新优势互补、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产学研合作型企业中,科技中介机构容易被忽视,它在科技资机制。源配置过程中的作用也不被重视。要改变传统观(五)完善河南省科技创新体系念,制定科技成果转移中介机构的成立原则和标河南省科技工作的关键环节之一就是建立、准,重视与发展技术经营,制定相关的产业政策给完善科技创新体系。通过加强宏观调控和统筹规予扶持、引导和强化,科学运作科技中介服务体划,建立、健全跨地区、跨行业的统一的科技创新系,形成一个健康的技术转移中介系统,在我省科体系,从整体上布局,对河南省的科技资源进行优技创新、技术转移、成果规划和推动科技与资本相化配置,进而推动全省科技资源的整合和共享,实结合的综合配套服务中起到龙头作用。其次,要现科技成果的效能最大化。构建创新体系,内核想扶持科技中介机构健康成长,充分发挥对科技在于各类科技平台的建设,尤其是区域内公共平资源配置的作用,既要加强对其工作的指导和协台的营建;外核在于培养科技成果与市场的转化调,又要加大对其监督和管理力度,增强其科技服能力,扶持科研促进中心和科研创业中心的发展,.务功能。要以美国、英国、日本的科技中介机构为促进科学技术市场的形成以及加速大学科技园的目标,把我省的科技中介机构发展成为向企业提建设。对河南省科技资源进行统筹规划和布局的供多渠道、多功能、多层次、全方位的咨询与服务核心工作就是建立科技共享机制,科技部门的信的机构。息化管理,进而实现科学技术服务于社会的宗旨。(四)建立和完善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研究除此之外,为进一步引进科学技术、资金、人才,河开发模式南省应当发掘、利用各种科技交流与合作渠道,形科技与经济相脱节是科技资源配置中存在的.成一个交流合作的接洽机制,建设国际合作示范最大问题。破解这个难题最关键的就是有效促进基地。可持续发展要求实现资源、经济、环境和人科技成果向市场的转化。供给方与需求方的交流口相互共生,河南应利用科技创新体系实现经济欠缺是科技成果转化率低的主要原因,其表现为的可持续发展,走河南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做好科技供求信息缺乏职能部门的管理,科技咨询机三个产业的科技延伸链。[参考文献][1]杨魏,智明赞.河南省科技进步状况分析[J].河南科[4]周宇华,王健.科研院所科技成果转化工作中的障碍技,2009(4).因子分析[J].科学学研究,2005(S1).[2]杨平.以技术创新促进我国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J].中国煤化工,产业与科技论坛,2009(12).MHCNMHG::张今歌][3]胡翠平.河南资源类产业升级面临的困难及对策[J].黄河科技大学学报,2011(5).

论文截图
版权:如无特殊注明,文章转载自网络,侵权请联系cnmhg168#163.com删除!文件均为网友上传,仅供研究和学习使用,务必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