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耕地集约利用评价——以河南省为例 省域耕地集约利用评价——以河南省为例

省域耕地集约利用评价——以河南省为例

  • 期刊名字:安徽农业科学
  • 文件大小:496kb
  • 论文作者:李瑞华,陈秋计,樊良新,颜祝庆
  • 作者单位:河南理工大学测绘与国土信息工程学院,陕西省宜君县林业开发中心
  • 更新时间:2020-11-03
  • 下载次数:
论文简介

安徽农业科学,Jourmal d Anbui Agi. Sai 2007,35(28);89858 - 8960责任编辑陈娟责任校对俞洁省域耕地集约利用评价一以河南省为例李瑞华',陈秋计,樊良新1 ,颜祝庆2(1.河南理I大学测绘与国土信息工程学院,河南焦作45000;2.陕西省宜君县林业开发中心,陕西宜君727200)摘要以河南省耕地利用为评价对象, 采用层次分析法和聚类分析法,构建了反映耕地集约利用状况的指标体系,分区域评价了耕地集约利用状况。结果表明,河南省耕地集约利用有明显的区域差异性;较低的耕地生产潜力利用率和农用地利用结构优化度是当前耕地集约利用的主要抑制因素;提高耕地生产潜力利用率和优化农用地利用结构应是今后提高耕地集约利用的主要途径。关键词耕地; 集约利用;指标体系;农用地利用结构中图分类号F30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0517- 6112007)2828 -08958 -03Evahuation of Cultivated land Intensive tilizatio of Provincial RegionsU Rui-huaet al (College of Surveying and Land Information Engineering, Henan Polytechnic University, Jincuo, Henun 454000)Abstnct Taking cultivated Land 1use of Henan Province as the target, a series of indexes nelecting intensive use were set up and the culivated land usestatus in dfferent aras wee evalualed with the AHP and the clustering analysis. Resultas indicaed that there were orviou area difrencese in cultivatedland intensive use of Henan Province; lower utilizing rate of production potential of cultivated land and inferior famland-use stucture were mainly restrain-ing farctons currently. And improving utilizing rate of production potential aund oplimizing farmland-ue strnucture were two inportant approaches for the fu-Key words Culivated land; Intensive use; lndex system; Farmland use structue耕地集约利用是基于区域耕地资源科学配置和优化的前2000年以来的统计资料看,该省人均耕地一直 低于全国水提,在有限的耕地面积上合理增加相关生产要素投入(数量适平,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和中原堀起发展战略的推进.土地资宜且结构协调),以最大限度提高耕地利用的综合效益,充分挖源尤其是耕地资源压力较大。掘耕地利用潜力,从而在耕地利用上走内涵挖潜和持续发展道表1河南省土地利用结构路的一种土地利用方式"。无论是推进城市化发展,还是保证用地类型面积//万hn?比例//%国家粮食和生态安全都需要-定的土地,在 土地资源有限的情耕地792.0547.86况下,土地供需矛盾成为土地资源管理急待解决的重点和难园地31.801.92点。当前,通过开发更多的耕地资源来增加粮食供给的传统土27.031.63 .牧草地1.400.08地利用方式,在土地利用率很高的情况下已经失效.而以提高单位土地产量(或产值)为主要特征的土地集约利用方式则成注:资料来源于(2006河南省统计年鉴》。其他376.3422.74为解决我国土地供需矛盾、保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途2耕地集约利用评价径。笔者选取省域范围的耕地利用为研究对象,探讨耕地集约2.1评价思路根据土地集约利用的内涵,耕地集约利用利用的评价方法,研究结果对于掌握区域耕地集约利用状况和主要表现在3个方面:单位耕地生产潜力的利用程度区域提高集约利用水平具有重要意义。农用地利用结构的优化程度和单位耕地的投入程度。笔者1研究区域概况1.1 自然地理概况 河南省位于我国中部,黄河中下游地对耕地集约利用评价也主要是对这3个方面进行评价,内容区,地理坐标为北纬3123' ~ 3622'、东经110921' ~ 116939' ,处主要包括构建评价指标体系,赋予指标权重,在评价区域内于北亚热帶与暖温带过渡区,地区差异性显著,兼有南北之合理划分评价单元,根据评价单元内的农用地利用指标计算长,有利于多种植物的生长。全省地势西高东低,平原占土集约利用评价指数,最后得出各评价单元和整个评价区域的地总面积的55.69% ,其余是山地和丘陵,这为农业发展提供耕地集约利用程度。其简要评价流程如图1所示。了有利条件。C 建立指标H[确定权重H[划分单元下:[实施评价]1.2土地利用概况河南 省是全国土地利用率较高、农业围1耕地集约利用简要评价过程发展较早的地区。2005 年,河南省的土地利用率达到2.2 指标体系构建耕地集约利用评 价指标构建是农用地87 26% ,后备土地资源比较匮乏。农业利用是土地利用的主集约利用评价的基础,其构建的合理与否直接关系到评价结体,农用地占土地总面积的51 .51% ,其具体利用结构如表1果是否科学。为保证评价结果能够真实反映耕地集约利用所示。水平,在构建或选择指标时应遵循以下原则:①相关性和主河南省农业发展历史悠久,人口基数较大。虽然近年导性原则。关于耕地利用方面的指标很多.如果全部选择不来,全省人口增长率有所下降,但人口总量仍在增加(2005年仅费|题,因此在评价时应围全省人口达9 768万,人口密度为585/km2 ,是我国人口比较绕集中国煤化工建立评价指标:②独密集的地区),人均耕地只有0.081 hm2, 人地矛盾突出。从立性厦|YHCNMHG用地集约利用的--个作者简介李瑞华(1976- ),男,河南正阳人,讲师,从事土地评价和土方面,不能和其他指标在内容上有重疊;③普遍性和稳定性地利用规划研究。原则。选择的指标应当能反映评价区域整体情况,而且指标收稿日期2007-05-21反映的内容应在一定时期内 比较稳定;④整体性原则。评价35誊28期李璃华等省域耕地集的利用评价8959指标应从整体上反映评价主题反映集约利用的每个方面,区、淮北平原区和淮南山地丘陵区10个评价单元。从而形成- -套完整的指标体系。基于以上原则.笔者围绕耕3.2 评价结果耕地集约利用评价单元是根据河南省地理地生产潜力利用.区域农用地利用结构和单位耕地物质投入特点划定的,笔者采用评价单元内县级行政区域的农用地利3个方面构建了农用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表2)。用统计数据作为基础评价数据经过计算得到各评价单元和2河南省耕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及各指标权量河南省的各项指标指数(因指标较多,只列出了指标类型的集约利用指数)如表3所示。类型指标指标说明权重生产潜力利用生产潜力利用率(A)0.633表3河南省耕地集约利用指数生产潜力农地利生产集约利用程农地利用结构衣业结构优化度(B) {魏食产复/资削总产值)/ 0.106评价单元利用率用结构投入_度指敷生产物质投入单位耕地劳动力投人区域态业劳动力数量/井0.01豫北太行山区0.0550.051 0. 3260.432单位耕地机械动力投农业机械动力量/耕地面 0.062豫北山前平原区0.1060.039 0.3470.493大量(心豫东北平原区0.0980.0440.288耕地有效懂概率(Gg)覆溉有保证的耕地面积/ 0.0420.0990.0360.324耕地总面积单位耕地化肥旎用量化肥使用量/耕地总面积 0.097豫西山地丘陵区0.0140.077 0. 193 .0.283豫中山前平原区0.0780.0320.2540.363单位耕地用电量(C})农业耗电量/耕地面积0.015豫东黄泛平原区0.040.0250.3080.378南阳盆地区0.0490.2120.286单位农药投入量(C%)农业使用量/帶地面积0.027淮北平原区0.045 0.2780.400单位耕地地膜使用量地膜使用量/耕地面积0.006淮南山地丘陵区0.0260.0600.3810.466河南省0.090.282 .0.3792.3权重确定指标权重表示指标对评价目标的影响程3.3评价结果分析度,其确定情况直接影响评价结果的科学性。笔者采用层次3.3.1 聚类分析。采用聚类方法对河南省耕地集约利用指分析法建立判断矩阵,认真比较每个指标的重要程度,采用数进行聚类分析.可将河南省耕地集约利用划分为4个级和积法计算各指标权重,通过一致性检验,最后得出各指标别:豫北山前平原区、淮南山地丘陵区为一级集约利用区;豫权重如表2所示。北太行山区和豫东北平原区为第二级别;豫中山前平原区、2.4模型计算在评 价指标和权重确定后,- -些指标量纲豫东黄泛平原区和准北平原区为第三级别;豫西黄土丘陵不统一,如单位耕地劳动力投入量单位耕地机械动力投入区豫西山地丘陵区和南阳盆地区为第四级别。整体上看,量、单位耕地化肥施用量等。为最后计算农用地集约利用程河南省北部和南部集约利用程度较高,中部次之,西部最低,度指数,必须首先对不同量纲的各指标统一或消除量纲。 笔其空间分布情况见图2。者采用比值法消除量纲,利用评价单元内的指标与评价区域内所有评价单元的同类指标平均数的比值作为该指标的指数进行集约利用指数计算。其计算公式如下:Fy=0(1)式中,Fg为第i评价单元第j项指标的指标指数:;f,为第i评价单元第j项指标沃为所有评价单元第j项指标的平均数。各指标消除量纲后就可以计算各评价单元的集约利用.指数和评价区域的耕地集约利用指数,其计算公式如公式(2)、(3)所示:1= EF洲;(2)J= EJW .(3)- -级集约利用区二级集约利用区式中,J为第i评价单元的集约利用程度指数;1;为第j项指标权重.可以从表3得到;J为评价区域的集约利用指数;22四级集的利用区w为是第i评价单元权重,是通过第i评价单元的耕地面积園2河南省耕地集约利用分布与评价区域耕地总面积比值确定。从各评价单元的耕地集约利用指数构成和全省的对应3河南省耕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数比较来看,在豫北一-级 和二级集约利用区,其耕地集约3.1评价单元划分 河南省各 地区粮食自然生产条件差异利用指数较高是由于该地区耕地潜力利用率高。而在豫南较大,气候和地形地貌区域变化明显,并存在一定的规律性。一级中国煤化工(较高是由于该地区农因此,为排除区域自然禀赋的差异对评价结果的影响,笔者业利iY片CNMHG利用指数较低,是由于根据河南省地理特点,坚持主导因素原则,划分了豫北太行生产潜力利用事和农业生严物质投入较低;而豫中和豫东黄山区豫北山前平原区豫东北平原区、豫西黄土丘陵区、豫泛平原区耕地集约利用指数低,是由于农用地利用结构指数西山地丘陵区、豫中山前平原区、豫东黄泛平原区、南阳盆地和生产潜力利用率较低。8960安橛农业科学3.3.2贡献率分析。不同指标对各评价单元的贡献率不高耕地的潜力利用率为主。而粮食单产除与农业生产结构同。其中,生产潜力最高贡献率为22.68% .最低为4.8%,最及粮食生产物质投入有关外,主要取决于农业生产技术投入大相对差异为17.88%;耕地结构利用优化度最高贡献率为和农业经营管理水平。因此,对于豫南-级和豫西四级集约27. 18% ,最低为6.70% ,最大相对差异为20.48%;耕地投入利用区 ,应加强粮食生产技术投人(如对粮食品种的选择和程度最高贡献率为81.76% ,最低为67.04% ,最大相对差异对农业生产物质的合理使用等)和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另为14.72%。可见,耕地结构优化度和生产潜力利用率的贡外,对于豫西四级集约利用区.因农业生产物质投人指数也献率差别较大,而耕地投人程度差别相对较小。从3个方面偏低,应适量增加农业生产投入;在豫中和豫东黄泛平原区对河南省耕地集约利用程度贡献率看,生产潜力利用率、农二级三级集约利用区,应加快农业生产结构的调整,以提高用地利用结构优化度和耕地投人程度对河南省耕地集约利单位耕地的产值。从河南省3项指数对集约利用指数的贡用程度指数的贡献率分别是14.88% .11.64%和73.47%。基献看,提高耕地集约利用的重点是优化农用地利用结构,其于上述比较可以看出,耕地投入程度在全省范围内差异不次是加强农业技术投入和提高经营管理水平.提高粮食生产大,是当前桃地集约利用程度指数的主要贡献者;生产潜力潜力利用率,同时在豫西-些农业生产条件落后的地区适当利用率和农用地利用结构在全省范围内差异相对较大,对耕增加农业生产物质投人。地集约利用程度指数贡献较低,是提高耕地集约利用程度的参考文献潜力所在。[1]邵阳晓梅,刘庆张行毓.土地集约利用的研究进展和展望[].地理科学4结论进展, 2006.25(6):85 -93.[2]魏国瑞.土地节约集约利用面临的问题及对策[J].山东園土资源,河南省耕地集约利用存在明显区域差异性,且制约各区206.22(2):57 - 59.城耕地集约利用的因素也不完全相同。在豫北一级集约利[3]徐曙光.经济节约化和集约化的评价方法现状[J].国上资源情报.2000(4):36-45 .用区和二级集约利用区内,3类指数都较高,这和河南省的高[4] 昊克宁,曹志宏,梁流涛.等.河南省建设用地集约利用时空变异分析产田主要集中在豫北相吻合。.但从3项指数对集约利用指[J].国土资源科技管理,00.23(3):47- 49.5]王业侨节约和集约用地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中国土地科学2000,5数的贡献看,农用地利用结构指数偏低.提高耕地的集约利20(3):24-30.用水平应以优化农业结构为主;豫南- -级 和豫西四级集约利[6]范金梅.孟宪素薛永森.中国耕地整理潜力评价初探([J]地理研究,2004,23(6):736- 744.用区,生产潜力利用率指数偏低,应以增加耕地粮食单产,提(上接第8953页)发展和生态建设之间寻求一个最佳的平衡点等问题,更需观质量,加强农田基本建设,改善农田生态条件,使农、林、要进一步探索。牧、副、渔结构合理,布局得当;努力控制化肥农药的使用量,提高利用效率,减少农业污染;加大秸秆还田,增施有机[1]吴兆录.参与性评估在物种和景观变化研究中的应用[J].应用生态学肥,培育土壤肥力;利用高新技术,以技术促生产,经济发展报1997,8(S):89-94.和生态建设并举,进一步改善农村生态环境[2]。鉴于该村[2]郭学斌.PRA在土地利用现状调查中的应用[J].山西林业科技.2001(2):18-26. .水资源丰富,水田比重较大,所以应多借鉴其他地区水田生[3]张凯,闻大中.曹志强,等沈阳市郊秋菜田的景观生态研究1.秋菜田态经济发展的成功经验。另外,从该村的实际出发,请有关斑块特征[].应用生态学报200 I3(12):1615 - 1618.4]邬建国景观生态学一 格局、过程尺度与等级[M].北京:高等教育专家帮助设计规划,积极探索适合于自己的发展模式。如,出版社20:0110.0根据该村气候条件,建立龙虾、黄鳝、泥鳅- -水稻混合生产5]傅伯杰,陈利顶,马克明,等景观生态学原理及应用[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100- 105.模式等,以保障农田生态系统健康有序的可持续发展。[6]付梅臣陈秋计,米静,等.农田景观规划设计及3S技术应用[J].农业工程学报2003, 19(1):196- 199.该文采用深入实践的方法研究了北涝沟村的农田景观[7]肖笃宁.易肖驾宁,景观生态学的理论方法及应用[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生态系统,所得的数据和结果为今后的进一步 研究奠定了[8]马明国.曹字,程国栋干旱区绿洲廊道景观研究一 以金塔绿洲为例基础。该方法对研究以村级为单位的小尺度农田景观生态[J].应用生态学报 20021(12):1216328.系统有很强的可操作性和实践意义。但是,该文只是对远[9]王锐,王们麟,果娟:农业霓观生态规划原则及其应用研究一-中国生离城镇的小尺度农田景观生态系统的特征、变化及影响做态农业景观分析[J].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000 12(2):1 - 5.10]陈永文自然资源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 -33.了一些定性的分析。由于涉足该领域的研究较少,资料获[m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生态县生态市生态省建设指标[].环境保护,取比较困难,研究方法也不成熟,所以-时还难以建立有效200(9):2 -28.可行的数学模型。这是今后应该深人研究的问题。至于大[12]解振华.求真务实大力发展循环经济[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05.1(2):1-3.尺度的最观指标怎样用来研究小尺度的景观,如何在经济中国煤化工MYHCNMHG

论文截图
版权:如无特殊注明,文章转载自网络,侵权请联系cnmhg168#163.com删除!文件均为网友上传,仅供研究和学习使用,务必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