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建中国学术的通性基础 重建中国学术的通性基础

重建中国学术的通性基础

  • 期刊名字:天津社会科学
  • 文件大小:
  • 论文作者:李景林
  • 作者单位:京师范大学价值观与民族精神创新基地、哲学与社会学学院
  • 更新时间:2022-06-14
  • 下载次数:
论文简介

从20世纪初到本世纪初百年间所兴起的两度国学思潮,乃是中国学术文化实现现代转型并获得其新生命的两个必经的阶段.二者的学术指向有异,但却各在其对方中有自身的根据,并不互相排斥.学术文化的客观性和普适性,应理解为一种差异实现前提下的互通性.一种学术文化系统的存在,总表现为一个属于自己的特殊实存且亦向他者敞开的境域.一种学术文化的观念,总是与特殊的历史传统相关联而具有整体性的生命意义.从这个角度来看,学术文化的"通"性基础,乃存在于一个不断返归自身历史传统的当代性重建的过程中,表现为一种历史性与当代性的统一.中国传统学术的现代转型,以分科化和知识化始,而必以其原初赋义基础和其"通"性精神的重建终,才能达到它的最终实现和完成.

论文截图
版权:如无特殊注明,文章转载自网络,侵权请联系cnmhg168#163.com删除!文件均为网友上传,仅供研究和学习使用,务必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