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寻现代中国》随感 《追寻现代中国》随感

《追寻现代中国》随感

  • 期刊名字:北方文学(中旬刊)
  • 文件大小:504kb
  • 论文作者:刘童
  • 作者单位: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 更新时间:2020-06-29
  • 下载次数:
论文简介

虮方文军《追寻现代中国》随感刘童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摘要:《迫寻现代中国》是史景迁的一部研究中国历史的著作。本书以1600年明朝的余辉为起点,描述了直到1997年的中国历史,探索了中国走向现代的历程。本文主要介绍了作者概况,书的主要内容以及各式评价和个人观感。关镳词:史景迁现代中国史景迁其人的签订,形成了新的条约体制。而“最惠国待遇”这一条款,也史景迁( Jonathan D. Spence,乔纳森·斯宾塞),1936年出让清廷陷入了完全孤立的外交环境,使清廷无法借助其他国家的生于英国伦敦市郊的苏里尔地区,汉学家,于20042005年任美力量来斡旋。这一时期,中国也面临着严重的内部危机,太平天国历史学会主席。他曾就读于剑桥大学卡莱尔学院,在剑桥大国成为统治者心中的第一大患,因为在这一时期,清廷各级官员学获得学士学位。1959年因获美仑奖学金,以交换学生身份到及决策者都未将西方冲击视为其主要威胁。为镇压国内动乱,清美国耶鲁大学攻读硕士学位,师从于史学家费正清( John King廷启用地方大员,新的政治格局变得复杂,权利也下移到了地方Fairbank)的学生芮玛丽( Mary C. Wright)教授。后来芮玛丽推军事统帅的手中。为应对逐渐复杂的内外局势,清政府也开始了荐史景迁去澳大利亚跟房兆楹教授夫妇做博士论文《康熙与曹寅》,一项自强运动,有选择的接受中国所需的知识和技术,使中国传在这篇论文中,他再现曹寅作为康熙家臣和耳目的秘密生活,反统文化最珍贵的方面得以保持。然而这场运动最终以甲午战争的映了康熙皇帝多疑狡诈的一面、清王朝统治策略及特殊的君臣关惨败为结局。随后,以学习西方政治制度的维新运动开始,如同系,将清代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的生动画面徐徐展开。1965年,洋务运动一样,最终因为没有一个强有力的领导集团,也以失败史景迁获美国耶鲁大学博士学位,现为耶鲁大学教授、历史系和告终。20世纪初,摇摇欲坠的清廷进行“预备立宪”。然而这种东亚研究中心主任。其博士论文《康熙与曹寅》后获珀特尔论文奖。不得不进行的被动的改革终究没能挽救清朝的命运。铁路的突飞史景迁以研究中国历史见长。他以独特的视角观察悠久的中猛进以及新军的产生,使得放权于地方带来了不稳定的因素。而国历史,并以不同一般的“讲故事”的方式向读者介绍他的观察前述的留学潮中涌现出来的民族主义者和社会主义者积极在新军与研究结果。史景迁以几乎3年一部的速度,出版了一系列关于中传播新的思想,使清廷的军事新力量不可避免的被革命者渗透中国历史的著作。对于中国当代的许多小说作家来说,这个速度终于,在1911年,一声枪响,武昌起义爆发,清朝灭亡。非常缓慢了,但是从一位史学研究者的角度看,这样的写作效率影响及评价实在算得上非常勤奋《追寻现代中国》自出版以来,在西方一版再版,并取代徐二、内容简介中约的 The Rise of modern China成为美国大学关于中国研究的权《追寻现代中国》主要记述了从1600年到1912年中国近代威性著作发展历程纵观全书,从一个外国人的角度叙述中国历史,带来了全新第一部分叙述主要以清前期几位皇帝在位时的一系列政策为的历史图景。此书对清末以前历史的描述基本与国内相同,但在主。明末,中国仍然发出其特有的余辉,在思想、文化、经济等清亡后则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作为一个美国人,史氏能以更方面依然有其优势和特点,但明朝的覆亡仍然无可避免。史氏在客观的眼光来观察中国的现代化过程,而且史氏对资料的运用十对明末的社会进行描写时,引用了大量资料,上至官方史料,下分娴熟,上至官方资料,下至文学作品都信手拈来,增加了其作至文学作品都成为其著书过程中的有利证据,这一反映出了史氏品的可读性和趣味性贯的著史风格。在东北,经历了努尔哈赤和皇太极的统治后作者在写作手法上的诸多功力也值得我辈学习和借鉴。四百满清崛起,成为一支强有力的威胁。明朝覆亡后,东北女真部趁年的历史纷乱复杂,史氏在写作时十分注重前后的联系。例如乱而入。满人的入关,仅仅是军事上取得了胜利,但并未真正解在描写中共解放战争路线的时候就和清军入关的路线做了比较决如何统治中国的问题。因此,自顺治起,各位清前期的皇帝开发现两者基本一致。这种前后呼应的写法,不仅体现了历史的往始执行一系列巩固政权的政策。作者在这一部分引用了《易经》复性,同时也反映出了地理环境等因素对历史发展的影响。中的一个卦象“宜日中”作为小标题,也指出了清朝到乾隆统治史氏对于中国有深厚的感情,他在本书中立足于中国各个阶中期,国力颓唐几近崩溃的特征已经一一浮现。而在其后期的统层以表达其特有的诉求,跳出了“冲击—反应”模式。同时他治中,一系列的失误和问题也导致了更为紧张的局势,中国已经对中国历史的描述也跳脱出了国人地域和视角的限制,将中国的无可避免的走上了下坡路发展放到整个世界中去,以世界的眼光公正的看待中国,并给以十八世纪时,中国依然维持其固有观念,尤其在对外关系上,尽量客观的评价。不能否认,史氏在描述中带入了西方特有的观点,仍视自己为中央王朝,其他国家皆为化外之国,这种观念必然和对中国历史事件和人物的评价也与我们的固有观点不同,仅从此西方势力发生强烈的碰撞。同时,这一时期,西方对中国的观点角度来看,《追寻现代中国》还是值得一读的。也发生了巨大改变,中国已经从曾经的遍地黄金变成了一艘破败的大船,而曾经为欧洲人大力吹捧的东方文明也成为被扬弃的文参考文献:明。对中国的神秘感和尊岽感被打破,也为西方的大举入侵奠定史景迁:《追寻现代中国》,温恰溢译,台北,时报文化出版社了一定的基础。2001年5月如前所述,经历过清前期的发展,清朝中后期已经无可避免2朱政惠《驰因际汉学界的骁将一在耶鲁大学拜访史景迁教的走上了下坡路。英国在国内发展的要求下,开始尝试用商品敲探索与中国煤化工3I美]汪06年12月14日开中国的大门,在一系列行动都未取得理想效果的情况下,英国4马金生CNMHG理论研究》,2007开始向中国倾销鸦片。随后,禁烟运动风起云涌,英国人开始了年第4期武力反击。战后,《南京条约》的签订也引出了随后一系列条约·112·2012年2月刊

论文截图
上一条:人口中国
下一条:中国刘姓溯源
版权:如无特殊注明,文章转载自网络,侵权请联系cnmhg168#163.com删除!文件均为网友上传,仅供研究和学习使用,务必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