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善成德:荀子道德哲学的理性主义进路及其当代启示——一种德性伦理学的视角 积善成德:荀子道德哲学的理性主义进路及其当代启示——一种德性伦理学的视角

积善成德:荀子道德哲学的理性主义进路及其当代启示——一种德性伦理学的视角

  • 期刊名字: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文件大小:
  • 论文作者:王楷
  • 作者单位:北京师范大学哲学与社会学学院
  • 更新时间:2022-04-26
  • 下载次数:
论文简介

自宋明以降,传统儒家的发展就其理论方向而言主要是孟子学一路的充分展开,此种情形一直持续到20世纪以来的当代新儒家那里.在此理论背景之下,儒家道德哲学的理论建构被简单地化约为孟子学意义上的情感主义进路.就思想史本身而言,这造成了对儒学内部丰富性和复杂性的一种遮蔽;就儒学之作为一种具有现实生命力的思想文化而言,更不利于我们充分发掘传统儒学内部多元性的思想资源以实现其在当代的理论重建.研究表明:作为孔子之后早期儒家最具代表性的两种道德哲学典范,孟子将道德基础建立在情感之上,代表了一种情感主义的理论取向,而荀子则以理性为基点展开其道德哲学,则代表了一种理性主义的理论取向,二者在理论建构上呈现出一副相映成趣而又殊途同归的图景.在儒家伦理学与德性伦理学会通的学术视野之下,从“人之所以为人者”、“涂之人可以为禹”、“是是非非谓之智”以及“积礼义而为君子”等四个问题的探析入手,揭示荀子道德哲学建构的理性主义进路这一独特的理论特质及其之于儒学重建所可能的当代启示.

论文截图
版权:如无特殊注明,文章转载自网络,侵权请联系cnmhg168#163.com删除!文件均为网友上传,仅供研究和学习使用,务必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