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认知性情绪调节策略的性别差异 高中生认知性情绪调节策略的性别差异

高中生认知性情绪调节策略的性别差异

  • 期刊名字: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 文件大小:
  • 论文作者:肖晶,黄任之,凌宇,刘忠泉,朱熊兆,姚树桥
  • 作者单位: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医学心理学研究中心
  • 更新时间:2022-04-25
  • 下载次数:
论文简介

目的: 探讨高中生在认知性情绪调节策略的使用以及其对抑郁症状预测作用的性别差异.方法: 采用横断面研究设计,在湖南2所普通中学高中部的一年级和二年级各随机抽取5个班级,获得有效样本505人,其中女生262人,男生243人,完成认知性情绪调节问卷和流调中心用抑郁量表.结果: 女生认知性情绪调节问卷的自我责难、沉思、灾难化分量表分均高于男生[(12.1±2.2)vs.(11.4±3.1),(12.2±3.3)vs.(11.3±3.6),(8.4±3.0)vs.(7.7±3.0); P=0.002,0.004,0.012],而积极重新关注、理性分析分量表分均低于男生[(11.2±3.0)vs.(12.0±3.4),(13.7±2.5)vs.(14.4±2.7);P=0.005,0.003].多元回归分析的结果提示,在女性样本中,9个认知性情绪调节策略总的解释方差值为39%(R2=0.39),高水平的自我责难、沉思、灾难化可以显著增加抑郁发生的可能性.而在男性样本中,9个认知性情绪调节策略总的解释方差值为27%(R2=0.27),高水平的自我责难、沉思、灾难化以及低水平的积极重新关注和理性分析可以显著增加抑郁发生的可能性.与女生相比,男生的积极重新关注(β=-0.15)和理性分析(β=-0.18)均可以显著减少抑郁症状的发生.结论: 高中生认知性情绪调节策略的使用以及其对抑郁症状的预测具有显著的性别差异.

论文截图
版权:如无特殊注明,文章转载自网络,侵权请联系cnmhg168#163.com删除!文件均为网友上传,仅供研究和学习使用,务必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