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惹程度、特质愤怒对反事实思维产生的影响 激惹程度、特质愤怒对反事实思维产生的影响

激惹程度、特质愤怒对反事实思维产生的影响

  • 期刊名字: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 文件大小:
  • 论文作者:陈慧菁,陈瑞云,杨寅,钱铭怡
  • 作者单位:北京大学心理学系,中国科学院心理健康重点实验室
  • 更新时间:2022-04-07
  • 下载次数:
论文简介

反事实思维(counterfactual thinking),指在心理上对过去已经发生的事件进行否定、并建构一种可能性假设的思维活动[1],它作为反复回想的一种思维过程[2],是个体体验到愤怒情绪时的一种情绪调节策略.根据与实际情况的比较方向[3],反事实思维可以分为:①上行反事实思维,个体设想比实际结果更好的情况;②下行反事实思维,个体设想比实际结果更糟糕的情况.研究表明,反复回想与个体的特质愤怒存在正相关[4],而不同情绪状态下个体会产生不同的反事实思维[5-6],正性情绪下个体更容易产生下行反事实思维,而负性情绪下个体更容易产生上行反事实思维.本研究通过操控个体感受到的激惹水平,考察不同特质愤怒水平的个体在对激惹事件的反事实思维上的差异.

论文截图
版权:如无特殊注明,文章转载自网络,侵权请联系cnmhg168#163.com删除!文件均为网友上传,仅供研究和学习使用,务必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