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内局部低温动物模型的建立 脑内局部低温动物模型的建立

脑内局部低温动物模型的建立

  • 期刊名字:医学研究生学报
  • 文件大小:
  • 论文作者:成惠林,史继新,吴伟,印红霞
  • 作者单位: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神经外科
  • 更新时间:2023-03-31
  • 下载次数:
论文简介

目的:探索一种实用的、有效的局部脑低温方法. 方法:选用雄性新西兰白兔12只,分为单纯大脑中动脉夹闭(MCAO)组和MCAO加脑内低温组.采用改良O'Brien眶入路制作MCAO缺血模型,建立脑室内灌注装置.MCAO加脑内低温组经导管入口输入冷却的等渗盐水.用生理监护仪及微型传感器测量肛温及脑皮质温度2 h后,撤除脑室内导管并恢复大脑中动脉(MCA)血供.术后观察动物行为及脑组织病理变化. 结果:MCAO组动物经脑室内低温后,缺血区脑皮质温度在20 min内即可降至35℃以下,而肛温维持不变.动物行为及脑皮质细胞形态基本维持正常. 结论:局部脑室内低温模型是一种效果可靠、降温快速和有实用价值的降低脑内温度的新方法.

论文截图
版权:如无特殊注明,文章转载自网络,侵权请联系cnmhg168#163.com删除!文件均为网友上传,仅供研究和学习使用,务必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