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义德行的结构——《孟子》“父子之间不责善”章的德哲学问题探析 仁义德行的结构——《孟子》“父子之间不责善”章的德哲学问题探析

仁义德行的结构——《孟子》“父子之间不责善”章的德哲学问题探析

  • 期刊名字: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 文件大小:
  • 论文作者:雷静
  • 作者单位:华南农业大学人文与法学学院哲学系
  • 更新时间:2022-04-12
  • 下载次数:
论文简介

《孟子》“父子之间不责善”章的仁义关系是具体的仁义德行之间的关系.从德行现象来看,父子不相夷,是德行“仁”的基础,父子伦常中的仁与义,具有相反相成的关系,并且,仁义之间,仁是主导.从德行的本体论基础采看,落实在日常生活伦理关系的行为中的具体结构,即是基于“仁包四端”的仁本体的仁义相反相成的结构.总体而言,仁义相反相成的本源、本体就是仁,仁自身的行为限度,决定了义的存在、持续和施行方式.而仁的行为限度,取决于相应的伦理关系中双方的情感反应.

论文截图
版权:如无特殊注明,文章转载自网络,侵权请联系cnmhg168#163.com删除!文件均为网友上传,仅供研究和学习使用,务必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