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汶川地震极重灾区社区居民创伤后应激障碍发生率及影响因素
- 期刊名字: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 文件大小:
- 论文作者:赵高锋,杨彦春,张强,张树森,邓红,朱燕,任正伽,兰科,刘传
- 作者单位: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心理卫生中心,四川大学华西公共卫生学院,成都市第四人民医院,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西藏成办分院,济宁医学院,成都市铁路局
- 更新时间:2022-04-26
- 下载次数:次
目的:调查汶川地震后,极重灾区社区居民创伤后应激障碍发生率及影响因素,为进一步开展灾后心理卫生服务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从安县京安小区、什邡红白镇两个临时安置点社区居民2685人中,随机抽取820名社区居民登记人口学背景、受灾状况,并使用PTSD检查量表平民版(PTSD Checklist-Civilian Version,PCL-C)和领悟社会支持量表(Perceived Social Support Scale,PSSS)进行评估,依据DSM-Ⅳ中PTSD的诊断标准确诊PTSD患者.结果:在完成的820份调查评估资料中,785份PCL-C和PSSS问卷有效.男女比例为1:1.41;平均年龄(43±18)岁;26.0%患有躯体疾病,28.4%有地震前饮酒习惯,23.6%有震后饮酒行为.不同年龄居民PSSS总分及2因子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PTSD的临床检出率为12.4%(97/785),女性PTSD发生率高于男性(15.3%vs.8.3%,P=0.003),地震中有曾被掩埋经历者PTSD发生率高于无被掩埋经历者(26.3%vs.11.6%,P=0.018),有丧亲者的PTSD发生率高于无丧亲者(18.7%vs.11.1%,P=0.015).以PTSD诊断是否成立为因变量,一般资料为自变量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女性(OR=2.070,95%CI:1.274~3.365)、有曾被掩埋经历者(OR=2.806,95%CI:1.249~6.306)、亲人丧失(OR=1.537,95%CI:1.087~2.173)及PSSS评分偏低(OR=0.960,95%CI:0.941~0.979)是PTSD发生的危险因素.结论:在灾后社区重建过程中,临时安置点社区居民存在较高的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发生率,女性、有曾被掩埋经历、亲人丧失及个人感受到的社会支持偏低是PTSD发生的危险因素.
-
C4烯烃制丙烯催化剂 2022-04-26
-
煤基聚乙醇酸技术进展 2022-04-26
-
生物质能的应用工程 2022-04-26
-
我国甲醇工业现状 2022-04-26
-
JB/T 11699-2013 高处作业吊篮安装、拆卸、使用技术规程 2022-04-26
-
石油化工设备腐蚀与防护参考书十本免费下载,绝版珍藏 2022-04-26
-
四喷嘴水煤浆气化炉工业应用情况简介 2022-04-26
-
Lurgi和ICI低压甲醇合成工艺比较 2022-04-26
-
甲醇制芳烃研究进展 2022-04-26
-
精甲醇及MTO级甲醇精馏工艺技术进展 2022-0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