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大黄的应用 谈大黄的应用

谈大黄的应用

  • 期刊名字:陕西中医
  • 文件大小:295kb
  • 论文作者:卢荣奎
  • 作者单位:浙江省桐乡市第一人民医院
  • 更新时间:2020-06-12
  • 下载次数:
论文简介

264陕西中医2003年第24卷第3期研究现代化,国际标准化已提到议事日程上。十八“没有定论”的定论反、十九畏的问题是该解决的时候了,应及早结束收稿2002-09-23修回2002-12-31)谈大黄的应用卢荣奎浙江省乡市第一人民医院(314500)摘要目的:总結了大黄的传统用法及现代药理作用。方法经查阅古今文献总结了大黄应用有六个方面:泻下通便,导滞止痢,利胆退黄,泻火止血,活血通经,解毒消肿,具有泻下,抗菌,收斂,利胆,止血等作用提示:大黄是临床常用药物,广泛用于各科。主题词大黄/药效学28B大黄的传统功效很多,应用非常广泛,加上现效泻热、逐水破结。临床上,常用大陷胸汤加味代医学也对其作了深刻研究,证实并开发了新的治疗渗出性胸膜炎、肝硬化腹水而体质尚强者,对作用,现总结如下。年老体弱者忌之。功效及用法大黄作为一味苦寒攻下之要药,经过适当的1.1泻下通便生大黄,大苦大寒。苦则可配伍,可以治疗各种便秘,方如大黄附子汤《金匮泄,寒则胜热,又主沉降,人脾胃,大肠经。故为苦要略》。药物组成:大黄9g,附子12g(炮三枚),细寒攻下之要药,常用于里热积滞实证(阳明实辛6g(二两)功效;温里散寒,通便止痛。主治;寒证)。以攻下积滞,荡涤实热积实证。症见腹痛便秘,肋下遍痛,发热,手足厥阳明腑实证,又根据临床表现,分为燥实证,逆,脉紧弦。方中大黄性味虽属苦寒,但配以附子痞满证和痞满燥实证以上三证,均可通过用生大细辛之辛散大热之品则制其寒性而存其走泄之黄为主药,经适当配伍,所组成的三承气汤(《伤寒性。同理,对热结阴亏,燥屎不行者,大黄与生地论》)来治疗燥实证用调胃承气汤,痞满证用小承麦冬、玄参等配伍,以溢阴增液通便泄热,方如增气汤痞满燥实证用大承气汤。三承气汤均以大液汤(《温病条辨》)。对气血虚弱,而里热实证者,黄为主药,以荡涤肠胃积热,但由于煎法和配伍不大黄配人参、当归等扶正之品,以达扶正攻下之同,故其功效又各有不同之处。功,如黄龙汤(《伤寒六节》),对上、中二焦热邪炽由此可见,古代医家对大黄的配伍、煎法与功盛者,大黄可配黄芩、连翘等清热泻火之品,以达效的关系,进行了十分细致的观察,所总结的经验泻火通便,清上泄下之功,如凉膈散(《太平惠民和对临床具有很大的指导意义。剂局方》)临床上常用以上大黄为主药所组成的方剂,虽然大黄对各种便秘,都有泻下通便之效,但经适当的加减治疗急性单纯性肠梗阻、粘连性肠必须根据辨证论治的原则,分析是热结便秘,冷积梗阻、蝈虫性肠梗阻等,以及某些热性病过程中出便秘,以及患者的气、血、阴、阳之偏,及各种兼证现的高热,神昏谵语,惊厥,发狂而有阳明腑实证通过适当的配伍,方能达到泻下通便之功。如不坚者持辨证论治的原则,对于寒积便秘和各种虚证便大黄不仅可以治疗阳明腑实证,而且通过配秘,单纯地用苦寒之大黄攻下,则不但达不到目伍还可以治疔实热结胸证症见:不大便五、六日,的,反而会加重便秘和损伤正气。舌上燥而渴,日晡所小有潮热,从心下至少腹硬满1.2导滞止荆大黄不仅有泻下通便之功,而痛不可近,或短气烦躁脉沉而紧,按之有力治疗便秘,而且可通过辨证论治,治疗下痢和泄泻大陷胸汤《伤寒论》组成:大黄21g(去皮六两),芒硝21g(一升),甘1~1.5g(一钱七)功AH中国煤化工五胜”《纲目CNMHG尤对伙食所致的陕西中医2003年第24卷第3期265泄泻和感受暑湿,疫毒之邪所致的湿热痢尤为适②大柴胡汤《金匮要略》组成:柴胡、黄芩、芍宜。症见:腹痛肠鸣,泻下粪便臭如败卵泻后痛药、娄半夏、枳实各9g,大黄6g,大枣4枚,生姜减,伴有不消化之物,院腹痞满嗳腐酸臭,不思饮12g。功效;和解少阳,内泻热结。主治:少阳、阳食,舌苔垢浊或厚腻,脉滑。治则消食导滞。方剂明合病症见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呕不止,郁郁微保和丸加大黄。烦,心下痞鞭或心下满痛,大便不解或协热下利方中加大黄,乃是因势利导,釆用“通因通用”舌苔黄,脉弦有力或伴目黄身黄,小便黄。方中大之法,而达到推荡积滯,滞去泻止的目的。湿热黄不仅有泻火通便之功,且有利胆退黄之效。现痢:系暑湿,疫毒之邪,侵人肠胃,湿热郁蒸,气血常用上两方加减,治疗急性黄疸肝炎、胆囊炎和胆阻滞,气血与暑湿疫毒相接结,化为脓血,而成湿石症,属湿热或少阳阳明合病者热痢。症见:腹痛便脓血,赤白相蓑,里急后重,肛1.4泻火止血大黄入血分,能泻火止血,门灼热,小便短赤,苔腻微黄,脉滑数。治则:清热又其性沉降,可以治疗因血热上冲所致的鼻崛、吐化湿,解毒导滯。方剂:芍药汤。方中大黄泻肠间血、风火赤眼,咽喉肿痛等实火上炎之症。大黄能实热,清热解毒。现常用本方加减治疗细菌性痢直折火性上炎之势,泻血分之热,热去则血自安,疾,阿米巴痢疾,过敏性结肠炎,具有泻下不爽,里且止血而不留瘀。《血证论》云:“大黄一味,能推陈急后重,属湿热者致新……,既速下降之势,又无遗留之邪。”《金匮值得指出的是,本方中大黄与肉桂的配伍:肉要略》云:“心气不定,吐血,血,泻心汤主之”。主桂辛热温中,益火消阴,温补肾阳,散寒止痛。与大治热盛吐衄的病证。方中取大黄、黄连、黄芩三味黄合用,相互制约,相互促进,以肉桂之辛热,制大苦寒之品,直折血分之热,使火降到血亦可自止。黄之苦寒峻下之势;又以大黄之寒凉,制肉桂辛热临床上常用于治疗支扩嗒血、胃溃疡出血、倒燥烈之弊。二者参合,一寒一热,即所谓寒热并济,经、口舌生疮属于实火上炎,迫血妄行,扰动血分,阴阳调和,秘红丹(《医学衷中参西录》)内,亦用大而致出血者。黄与肉桂配伍,治疗某些慢性泄泻,疗效确切。现常用生大黄粉3g,2~3次/d,用于胃溃疡1.3利胆退黄大黄入肝经,肝胆互为表里。出血起止血作用然后再辨证论治。一般服用大黄常为治疗湿热黄疽和太少合病的要药。《本草次,即可达到止血的目的。至于其中的机理,与大纲目》云“治黄疽诸火疮”。黄疸一证,有寨热虚实黄泻火还瘀,推陈致新,促进胃肠内瘀血的排泄有之分。大黄常用作实热证黄疽的常用药。实热证密切关系。的黄疸,多因时邪外袭,郁而不达,内阻中焦,脾胃1.5活血通经大黄不仅具有泻火止血之运化失常,湿热交蒸于肝胆,不能泄越,以致肝失功,而且还能活血祛瘀,通经止痛,常用下焦气血疏泄,胆汁外溢浸入肌肤。下流膀胱,使面目小便都滞者。大黄能因势利导,祛瘀血下行,常与活血俱黄或饮食不节饥饱失常或嗜酒过度皆损伤行气之品配伍。《药性论》云“破留血”。《别录》云脾胃,以致运化失职湿浊内生,郁而化热,蒸于“(治)诸老血图结”。临床上常用的方剂有肝胆,肝汁不循常道,浸淫肌肤而发黄,或砂石虫桃核承气汤《伤寒论》组成:大黄、桃仁各体阻滞胆道而导致胆汁外溢发黄。12g,桂枝、甘草各6g。功效:砹血下瘀。主治:下对于上证,常用以大黄为主药所组成的下列焦蓄血症见少腹急结,其人如狂,小便自利,甚则两方剂加减治疗。请语、烦渴,至夜发热以及血瘀经闭、痛经,脉沉实①茵陈蒿汤《伤寒论》组成:茵陈寓30g栀或涩等。子15g,大黄(后下)10g。功效;清热利湿,利胆退大黄攻下瘀积,荡涤热邪。方中大黄的用量倍黄。主治湿热黄疸。症见一身面目俱黄,色鲜如橘于桂枝,则桂枝不得不从大黄下行而削弱其辛散子色腹微满,口中海,但头汗出,小便不利舌苔走表之功,且大黄得桂枝之辛开,亦不致直泻肠黄腻,脉沉实或滑数胃,使能随入经脉而发挥其攻热逐瘀之功。临床方中大黄降泄瘀热,利胆退黄,与茵陈蒿相上常中国煤化工宫外孕等。仿配,可使瘀热邪毒从大便排出TH科常CNMHG跌打损伤,赛266陕西中医2003年第24卷第3期血作痛者,常用方:②复元活血汤《医学发明》组熬时间的关系,认为煎15~20,所含蕙醌或化合成:柴胡15g,瓜姜根、桃仁各9g红花、甘草、炮穿物煎出最多,故泻下之力最强。山甲各6g,酒大黄30g.功效:活血祛瘀、琥肝通2.2抗菌作用:有效成分为蒽醌类衍生物,其络。主治,跌打损伤,瘀血留于胁下,痛不可忍者,中以芦荟大黄素,大黄素及大黄酸作用最好。体外此处,用酒大黄荡涤凝瘀败血,借其沉降之性,引试验对大多数革兰氏阳性及某些革兰氏阴性的细瘀去新生,气行络道,则胁痛自平菌在试管中均有抗菌作用。其抗菌原理为抑制细1.6解毒消肿大黄不仅常入煎汤,而且亦菌的核酸和蛋白质合成常外用,为外科的常用药之一因其外用有清热解23收做作用:由棘质所致。故大黄致泻后毒消肿,止血之功,故常用于烫火伤及热毒疮疡,常出现便秘倾向。外伤出血等。《日华子本草》云:“并敷一切疮疖痈2.4利胆作用:实验证明,能显著增加胆汁流毒”。《药性论》云“贴热毒肿”。《纲目》云:“(治)诸量。火疮”。治臁疮;大黄、甘茸以10:2的比例,研为2.5止血作用:对外出血和内出血,均有明显极细粉末,外敷治烫火伤和热证肿毒:大黄粉、麻的止血之功可使凝血时间缩短,并能促进骨髓制油调敷患处。治外伤出血:与陈石灰同炒呈桃红造血小板。色,去石灰后研末,撒布伤口,可以止血另外,因大黄能使腹腔充血,反射性地减轻头2现代药理学对大货的研究面部的充血,因而有助于减轻“血热于上”的证候现代药理学对大黄进行了大量的研究,而且因能促进子宫收缩故胎前慎用因大黄泻下成分对以大黄为主药的某些方剂亦有不少的探讨,能排泄于乳汁中故乳妇服用后可影响乳婴,引起2.1泻下作用:一般认为泻下作用的有效成婴儿腹泻,故宜慎之分是蕙配衍生物,此类泻药仅作用于大肠,而对小肠无明显影响。因此,可列入“刺激性泻药”一类纵观上述,可见中医学对大黄的认识与现代此类泻药刺激大肠后,增加其推进性蠣动而促进药理学对大黄的研究成果,是十分一致的,中医学排便作用较缓和服后6~8贴左右排出软泥状粪对大黄功效煎法和禁忌证等的总结,是十分科学便或粥样稀便。与行气药(如厚朴、积壳)等配伍,的,但我们不能以现代药理学所取得的有效成果,能加强海下力。来完全等同于中医学对大黄的认识。因此,认真吸值得指出的是,动物试验证明大黄煎剂给正收前人运用大黄的经验,尤其是配伍和复方的运常动物时,可使肾排空速度增加,而使动物造成用,领会其精所在,掌握其匠心独运之处,是具虚证”后,则反而加重胃运动障碍,胃内容物长期有十分重要意义的伴滑,证实大黄不能作为虚证泻下药。总而言之,充分地掌握中医学对大黄的认识,大黄所含的惠鹰类化合物久煎后多被破坏,继承古代医学家对大黄运用的经验,同时,参照现故泻下作用大为减弱。因此,取大黄泻下之功时,代药理学的研究成果,坚持辨证论治的原则。这常须后下。样,在临床上,就能灵活运用,使大黄,这味名药,但是,大黄究竟煎多少时间其泻下的效力才运用更广泛,取效更卓魑能达最大值,这个问题,历代文献中未见明确记(收精2002-08-16;202-12-10)载现代药理学,从煎剂中蕙衍生物的含量与煎新书消息由全国著各的中药专家吕兰薰、惧宝生、赵和照主编的《中药药理与临床》书,2001年11月由陕西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本书收集了2000年末以就有关中药药理及临床新用方面资料7000余篇,约700余味中草药,按照药理分类归纳为34章,可供中西医药教学科研临床、新药药研制开放工作者(包括邮资)汇寄到西安市西华门2号《陕西中医)编馨部郭翠华收H中国煤化工欲购者将數45元CNMHG

论文截图
版权:如无特殊注明,文章转载自网络,侵权请联系cnmhg168#163.com删除!文件均为网友上传,仅供研究和学习使用,务必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