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现代主义的主体悖论:福柯的“陷阱”与德里达的“替补” 后现代主义的主体悖论:福柯的“陷阱”与德里达的“替补”

后现代主义的主体悖论:福柯的“陷阱”与德里达的“替补”

  • 期刊名字: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文件大小:
  • 论文作者:黄晨
  •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
  • 更新时间:2022-04-27
  • 下载次数:
论文简介

后现代主义在主体理论(即入学)上面临着悖论,就是主体的自由既受各种外部权力的压制,同时又依赖于他们.福柯最初关注“非理性”与“受压制者”,但德里达发现,我们根本无法做到对它们的完美阐述.于是福柯转而研究了阐述者和接受者——主体——被建构的历史,以谱系学的视角观察主体及其知识被权力建构的过程,以及在这样一个过程中,“受压制者”是怎样被权力排除掉的.然而主体似乎没有了出路,身处权力之中使它在“存在”和“言说”两方面都不可能,这就是福柯终身面临的陷阱,也是后现代主义面临的悖论.因此,福柯在晚年又一次转向,试图从古希腊寻找一种个人修身和生活的方式,而这种方式并不通向某种权力强制;而德里达的思想继续充当了批评者的角色,从语言的层面批判理性对替补物的宰制.

论文截图
版权:如无特殊注明,文章转载自网络,侵权请联系cnmhg168#163.com删除!文件均为网友上传,仅供研究和学习使用,务必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