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守仁“真知必在于行”说的伦理学意义及启示 王守仁“真知必在于行”说的伦理学意义及启示

王守仁“真知必在于行”说的伦理学意义及启示

  • 期刊名字:学术交流
  • 文件大小:
  • 论文作者:秦泗岩
  • 作者单位:黑龙江大学 哲学学院
  • 更新时间:2022-04-07
  • 下载次数:
论文简介

王守仁“真知必在于行”这一命题主要着眼于道德认识与道德实践的关系,具有伦理学意义,它与中国古代知行观侧重于解决道德建设问题的传统是一脉相承的。宋明时期,知行观开始了理论化、本体化的发展,出现重知的趋势,王守仁的“真知必在于行”说以其实践性意义纠正了这种偏向。“真知必在于行”这一建立在心学理论基础上的命题未免具有道德先验性的缺憾,与王守仁“一念发动即是行”的表述存在着矛盾,但梁启超等人的研究从为善与去恶的不同角度,分析了其对道德修养过程具有的积极意义。就命题本身而言,“真知必在于行”指出了道德知识与道德认识的区别,对今天的道德建设仍具有启示意义。

论文截图
版权:如无特殊注明,文章转载自网络,侵权请联系cnmhg168#163.com删除!文件均为网友上传,仅供研究和学习使用,务必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