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应用脊椎操纵器顶椎双侧去旋转技术治疗特发性脊柱侧凸的早期疗效
- 期刊名字:脊柱外科杂志
- 文件大小:
- 论文作者:孙麟,宋跃明,刘立岷,周春光,安永刚,龚全,孔清泉
- 作者单位: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骨科
- 更新时间:2022-06-24
- 下载次数:次
论文简介
目的 评估应用脊椎操纵器(vertebral column manipulation,VCM)顶椎双侧去旋转技术治疗特发性脊柱侧凸(idiopathic scoliosis,IS)的早期疗效.方法 2011年2~9月使用VCM去旋转技术治疗IS患者17例(VCM组),其中男6例,女11例,平均年龄14.3岁;Lenke 1型10例,2型7例;术前主弯Cobb角平均57.5°.2010年7月~2011年2月采用旋棒技术治疗IS患者18例(旋棒组),男6例,女12例,年龄平均14.5岁;Lenke 1型10例,2型8例;术前主弯Cobb角平均58.1°.手术采用后路椎弓根螺钉固定、VCM矫形或旋棒技术矫形以及同种异体骨植骨融合.以主弯Cobb角矫正率、胸椎后凸角、腰椎前凸角及顶椎椎体旋转角(rotation angle sagittal,RAsag)矫正率评价矫形情况.结果 所有患者成功完成手术,无严重并发症发生.VCM组Cobb角矫正率为(85.3±7.2)%,旋棒组为(79.4±11.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矫形后胸椎后凸角及腰椎前凸角2组之间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VCM组顶椎RAsag矫正率为(61.4±12.9)%,旋棒组为(26.1±20.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VCM组随访8.7个月,旋棒组13.4个月,随访期间未见明显的失代偿和矫形度数丢失(P>0.05).结论 VCM顶椎双侧去旋转技术是一种有效的IS矫形方法,三维矫形效果满意,去旋转矫形方面矫形效果明显.
论文截图
版权:如无特殊注明,文章转载自网络,侵权请联系cnmhg168#163.com删除!文件均为网友上传,仅供研究和学习使用,务必24小时内删除。
热门推荐
-
C4烯烃制丙烯催化剂 2022-06-24
-
煤基聚乙醇酸技术进展 2022-06-24
-
生物质能的应用工程 2022-06-24
-
我国甲醇工业现状 2022-06-24
-
JB/T 11699-2013 高处作业吊篮安装、拆卸、使用技术规程 2022-06-24
-
石油化工设备腐蚀与防护参考书十本免费下载,绝版珍藏 2022-06-24
-
四喷嘴水煤浆气化炉工业应用情况简介 2022-06-24
-
Lurgi和ICI低压甲醇合成工艺比较 2022-06-24
-
甲醇制芳烃研究进展 2022-06-24
-
精甲醇及MTO级甲醇精馏工艺技术进展 2022-06-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