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喻研究在中国 转喻研究在中国

转喻研究在中国

  • 期刊名字: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 文件大小:341kb
  • 论文作者:唐小佳,史宝辉
  • 作者单位:北京林业大学外语学院
  • 更新时间:2020-06-30
  • 下载次数:
论文简介

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研究生论文专刊月转喻研究在中国唐小佳史宝辉摘要:转喻不仅是一种修辞手段,而且是普遍的语亩现象,更是人类基本的思维方式。本文首先考察了国内转喻研究的现状,从转嗆概念、转喻分类、转喻与修辞格、转喻同其他理论之间的关系以及转喻应用等方面对近年来转喻研究做出了详细的分析和总结。再提出了作者观点,指出了国内转喻研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以及对于今后转喻研究发展方向的建议。关键词:转喻;隐喻;国内研究在认知语言学研究中,隐喻研究一直备受学者般和系统的原则,并被用于组织我们的思维和行们的关注。而近年来转喻研究也逐渐开始受到中为,属于一种认知方式和现象。由此可见,转喻的普外无论修辞学家或是认知语言学者的重视,实质上遍性表明语言本质上是转喻的。对于转喻的本质转喻更具有本原性,即语言本质上是转喻的在许多学者们认为转喻的本质是用突显、重要、易感知、易情况下,转喻是隐喻映射的基础。就笔者通过中国记忆、易辨认的部分代替整体或整体的其他部分,或知网统计,对主题、篇名、关键词以及摘要进行搜索,用具有完形感知的整体代替部分。迄今至少有70余篇文章从认知角度就转喻现象进三)转喻的分类。行分析,从而使得对于该领域的研究日趋深入,使转国内学者纷纷著书立说,从不同角度阐述转喻喻研究进入到一个新阶段分类。针对其分类,学者们大体上有两种观点:第一、什么是转喻种观点是根据同一认知域或理想化认知模型中转体关于转喻的概念,学者们众说纷纭,分别从不同与目标的关系分类;另一种观点主要考虑了转喻的角度阐述转喻概念,大体上可以分为两个方面传统语用分类。现分述如下:根据同一认知域或理想化修辞学角度分析以及从当代认知观入手认知模型中转体与目标的关系分类,转喻可以分为:(一)传统修辞学研究对转喻的定义。整体与部分、及整体的部分之间互换而产生的转喻最早对转喻进行研究的是修辞学家传统修辞其中整体与部分之间的转喻包括了事物与部分之学研究把转喻看成是一种辞格,其使用某事物的名间的转喻、标量转喻、构成转喻、事件转喻、范畴与范称替换相邻近事物名称的修辞手段,是一种人们在畴成员之间的转喻以及范畴与其特征之间的转喻。交际中惯用的装饰;而关于转喻,《韦氏新世界词而整体的部分与部分之间的转喻包括了工具转喻、典》(第3版)是这样定义的:转喻是一种修辞格,其因果转喻、生产转喻控制转喻、领属转喻容纳转实质在于使用一种事物的名称替代另一种与之相关喻、地点转喻等。而从转喻的语言使用功能的角度的事物的名称。分析,我们可把转喻分为三种类型:指称性转喻。谓(二)认知语言学对转喻的定义。语性转喻和言外转喻。认知语言学一反传统修辞学的语言工具论,从二、转喻与隐喻的关系语言本体论的角度考察转喻,认为转喻是普遍的语谈到转喻,就不能不提起隐喻,二者都是人类重言现象。我国学者们往往引用Lako和 Johnson在要的思维方式,是人类认识客观世界的手段。《大他们的著作《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一书中对转喻英百科全书》(第十版)中把转喻看成是隐喻的一种描述阐释转喻的定义,书中指出转喻象隐喻一样,是形式: A form of metaphor in which the name我们日常思维的一种方式。它以经验为基础遵循 or person is exchanged for the name of amod. f a thing中国煤化工作者简介唐小佳(1981-),女满族天津人,北京林业大学外语YHCNMHG学专业硕士生。ated with it语行为紧密相关的重要语用参数,如:自由度:这是因此,学者们也往往通过分析对比隐喻同转喻对言语行为所显示的自由程度的评估,即言语行为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得出转喻的概念。隐喻和转喻是在多大程度上限制了听话人决定是否实施所请求的两种不同的认知机制,隐喻被认为是一种近似关系,行为的自由;损一—益这是对言语行为所显示的对而转喻是邻近关系。隐喻主要是以A说B,即通过说话人或听话人的损、益的评估;权势:这是为了实熟悉的事物来理解另外的事物;而转喻则是以A代施某一言语行为而对话语双方的权势关系的评估。B,即通过某个事物的显著部分或特征,或有特殊关如果不考虑以上这些语用参数,依据 Homburg与系的邻近事物来理解整个事物。马德修认为隐喻的 Panther的理论很难对间接言语行为作一个全面的根据和基础是事物存在着某种相似性,而以某一事解释。该观点的提出弥补了传统间接言语行为的转物喻指另一事物。而转喻的根据和基础则是事物之喻解释的不足,使人们对该语言现象有了更加深刻间存在着某种联系,以一事物喻指跟其有联系的另的理解。事物。此外,刘正光还提出了转喻与隐喻之间连(二)转喻与概念整合理论。续体关系,并从经验基础、语用含义、范畴结构以及近年来,概念整合理论与转喻研究也逐渐成为文化模式四个方面考察了转喻一隐喻连续体的建立转喻研究的主要课题之一。概念整合理论由Fe机制。connier提出,该理论涉及到二个以上的域,输入空束定芳与曾庆敏都专门对转喻与隐喻之间的差间的结构在融合空间中融合,产生新的层创结果。别与联系做出了系统的分析研究,从认知功能、修辞概念整合是一个基本的和普遍的心理操作。概念整功能以及结构等方面对二者做出了全面的研究。指合在作为输入的心理空间上进行运作,通常利用出“隐喻和转喻在修辞、认知、语义及社会功能上都个四空间的模型。这些心理空间包括两个输入心理有着区别。隐喻是以事物间的相似联想为心理基空间和一个类属空间,类属空间代表两个输入空间础,从一个领域投射到另一个领域的认知方式,其主所分享的概念结构。通过模式完形、扩展和心理模要功能是对事物的描述;转喻是以事物间的邻近联拟输入空间的一些关键关系被压缩在整合空间中想为基础,在同一认知域内用突显、易感知易记忆、整合是在线的!即时产生新的意义的过程。整合空易辨认的部分代替整体或整体的其他部分,或用具间中产生出来的推理、论点和观念可使我们修正和有完形感知的整体代替部分,其主要功能是对事物补充原来的输入空间,并改变我们对相关情况和事的指称。件的看法。概念整合理论为意义建构提供了一个普三、转喻同其他理论之间的关系遍的模式,其解释能力很强,为转喻提供了一套完整(一)言语行为转喻研究。的解决方案。张辉、孙明智通过运用概念整合理论在国内,言语行为转喻研究一直受到学者们的对例证的分析得出常规化程度高的转喻和常规化普遍关注。国内学者往往借用 Homburg和 Panther程度低的转喻在认知运作机制上有所不同,常规化的观点阐述言语行为中的转喻。因为是他们开辟了程度高的转喻需要概念整合来进行意义构建,并把从认知和语用双角度来研究间接言语行为的先河,整合空间运用到其他语境之中。常规化程度低的转他们认为言语行为实际上是一种以言行事的行动,喻一般无法形成一个整合空间,而是依靠两个输入行动的完成需要有适当的条件和过程。间接言语行空间映现和目标义的概念突显来构建其意义为遵循着转喻认知规律,人们可以用一个言语行为三)转喻与语义学研究。借代另一个言语行为,言语事件和其他事件一样,可将转喻理论同语义学联系起来,其焦点主要其以被看作是一个有结构的行为脚本,一个行为至少中在词的多义现象。多义现象是自然语言的普遍现包括三个阶段:第一,前段:前段实际是指行为的准象,不仅是一种语言现象,也是一种认知现象。在这备阶段,它是行为的条件和动机;第二,核心段及其里转喻便充当了链条的作用,将词的所有意义相互结果段:这是行为的中心,表明行为的特点及其成功联系起来。朱炜认为转喻对于多义现象的影响在于完成一项行为的即时结果;第三,后段:后段是指行转喻是一个框架内的投射。一个物体、一段时间、为所带来的预期或非预期的后果这种后果与即时个概念有很多属性,而人的认知往往更多地注意最结果不同。突出中国煤化工,即突显属性,从马瑞贤指出了 Homburg和 Panther的观点中存而CNMH动。其实质是建立在的不足,他认为他们的分析忽视了一些与间接言同一框架内的不同实体之间的联系。正是因为有了转喻,人类才能根据不同的视角赋予一词多个义项。为研究者应拓展转喻研究的范围,采集并扩充转喻因此,转喻成为了语义延伸最主要的过程之一。研究语料,增强转喻研究的实践性。转喻的应用。对于转喻应用的讨论,国内学者今后的研究方向,笔者认为应增强转喻研究的往运用转喻研究英汉双语中某些现象,如英汉人实用性及和其他学科的交流性。如戏剧方面,目前体名称的转喻:头脑(head)-首领,头脑,智力,天对于转喻与戏剧舞台设计、人物造型等之间联系这赋;ace-面子,尊严,面貌等;以及运用转喻来分析领域的研究还很少。同时,不应仅仅局限于对英英汉成语等。通过对英汉转喻情况的分析,可以更汉语料的分析研究,还应增强对其他语种语料的分好的理解、欣赏两国的文化内涵,提高对英语的理解析研究,从而可以说明转喻研究的普遍性。因此,只及审美能力。此外,仍有学者讨论除英汉之外其他有不断拓宽转喻研究的道路,才能推进转喻研究继语言中存在的转喻现象;同时,在对文学作品中语言续向前发展。的分析以及对于戏剧人物造型设计中转喻的分析也越来越受到学者们的关注。参考文献:对于戏剧人物造型设计中转喻研究的讨论是[1]董成如,转喻的认知解释[J].解放据外国语学院学报个比较新的领域。肖燕提到引人隐喻和转喻的概念2004,(2)就是为了更清晰的分析各种戏剧人物造型设计类型[2]揭侠,齐明皓.日语中的换喻[冂]外语研究,2004,(5)的性质,从而恰当的应用之一舞台视觉因素。[3]李勇忠.转喻的认知语用阐释[J].外国语言文学五、讨论2003a,(4)[4]李勇忠,方新柱理想化认知模型与转喻的语用功能(一)关于转喻研究例证。[J].山东外语教学,2003b,(3)通过观察可以发现,对于转喻研究所提出的例[5]李勇忠言语行为转喻与话语的深层连贯J外语教证过于陈旧且部分例证十分普遍化,就笔者所找到学,2004,(3)的资料统计,有关修辞及从认知角度分析的17篇文[6]刘正光论转喻与隐喻的连续体关系[冂现代外语,章中,有58.8%文章利用 Shakespeare为例;而利用2002,(1)The kettle is boiling"这个例子的文章也有7篇;其[7]马德修英语隐喻转喻辨析[J吉首大学学报,1986他使用率比较频繁的例证包括 White House,Hollwod和人的“脸"(ace)的转喻例证。笔者认为,应【8】马瑞贤论对间接言语行为的转喻解释[],衡水学院将对于转喻分析的例证多样化,生活化,从而能够使报,2005,(4)得读者更好地理解基本理论。尽管例如 Shak[9]束定芳隐喻和换喻的差别与联系[J外国语,200,qpee的例证具有典型性,但我们仍可以举出除[1o]宋文辉与因果转喻相关的句法语义现象[])廊坊师Shakespeare之外一些具有代表性的例证,如:鲁迅范学院学报,2004,(1)Dickenson等历史上著名作家、人物。这些例证所起[1覃胜勇转喻与概念整合理论[].湖南大学学报作用与 Shakespeare相同,但至少不会让读者产生视觉疲劳。[12]肖燕戏剧人物造型设计中的转喻和隐喻[J上海戏此外,对于例证的分析不足,不透彻也是当今研剧学院学报,2002,(4)究的问题之一。由于仅仅就某一点举例说明往往13]杨群雁转喻的认知功能及其对汉语俗语的认知解读就会出现例句罗列的现象。如果能够以一个或几个[J].零陵学院学报,2005,(1)基本、具有代表性的例子为基础,对其进行透彻、全4张周平转喻与语用推理图式[.外国语,202,面的分析这样达到的效果会比罗列例句好得多。[15]张辉,孙明智概念转喻的本质!分类和认知运作机(二)关于实践性问题。制[],外语与外语教学,2005,(3)就转喻研究的实践性而言,国内学者多集中于[6]张辉熟语及其理解的认知语义学研究[M].北京:军理论探讨和研究,以及各个理论之间交叉,相互区别事谊文出版社,2003联系等问题,未免过于局限。转喻是一种普遍的语[17]朱炜多义现象的认知性阐释[J江苏教育学院学言现象,发生在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因此所以研报,2003,(2).究不能仅局限于社会用语如日常交际等。笔者认中国煤化工CNMHG100一

论文截图
下一条:中国梦青年梦
版权:如无特殊注明,文章转载自网络,侵权请联系cnmhg168#163.com删除!文件均为网友上传,仅供研究和学习使用,务必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