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B/T 10168-2000 闭式高速精密压力机  技术条件 JB/T 10168-2000 闭式高速精密压力机  技术条件

JB/T 10168-2000 闭式高速精密压力机 技术条件

  • 期刊名字:
  • 文件大小:355.00KB
  • 论文作者:网友
  • 作者单位:
  • 更新时间:2020-04-24
  • 下载次数:
论文简介

ICS25.120.10JB中华人民共和国机械行业标准JBrT10168-2000闭式高速精密压力机技术条件High speed precision straight side press-Technical requirements20001-04发布2000-06-01实施国家机械工业局发布JBT10168-2000前言本标准是原JGQ2005-89《闭式高速精密压力机技术条件》在标准清理整顿时被废止后,总结我国多年生产经验吸收国外同类产品的优点,并参考国外同类产品技术资料的基础上制定的本标准的附录A、附录B、附录c都是提示的附录本标准由全国锻压机械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并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上海第二锻压机床厂。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顾金铭。本标准于2000年1月首次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机械行业标准闭式高速精密压力机技术条件JBr10168-2000High speed precision straight side press-Technieal requirements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闭式高速精密压力机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規则、包装、标志与运输。本标准适用于闭式单、双点高速精密压力机(以下简称压力机引用标准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GB19l1990包装储运图示标志GBT1800.3-1998极限与配合基础第3部分:标准公差和基本偏差数值表GBT3766-1983液压系统通用技术条件GB/T5226|-1996工业机械电气设备第一部分:通用技术条件GBT7932-1987气动系统通用技术条GBT7935-1987液压元件通用技术条件GBT13306-1991标牌GB17120-1997锻压机械安全技术条件IBT18291997锻压机械通用技术条件JBT3240—1999锻压机械操作指示形象化符号JB3350-1993机械压力机安全技术要求JBT3623-1984锻压机械噪声测量方法JBT8356.1—-1996机床包装技术条件JBT8782-1998闭式高速精密压力机精度3技术要求3.1压力机的图样及技术文件应符合本标准的要求,并应按照规定程序批准后,方可投入生产32压力机的造型和布局应考虑T艺美学和人机T程学的要求,便于使用、维修、装配、拆卸和运输3.3一般要求3.3.1寿命压力机在两班制工作时,且遵守使用规则的条件下,至第一次计划大修的使用时间一般应为5-8年。3.3.2参数和尺寸国家机械工业局2000-01-04批准JBr10168-20003.3.2.1压力机应优先选用标准规定的参数和尺寸进行设计。3.3.22压力机的参数和尺寸必须与产品图样及设计技术文件相一致。3.3.3附件、工具及配套性3.3.3.1压力机出厂时应备有必需的工具、附件及备用易损件。特殊附件由用户与制造厂共同商定附机供应或单独订货。3.3.3.2压力机的附件、附属装置等应符合有关规定,并且应安装在压力机上进行运转试验。3.3.4安全与防护3.3.4.1压力机设计制造必须符合GB1120和J3350的规定。其操作必须安全、可靠,单次行程規范时,不应发生连续行程现象3.3.4.2要求电动机或飞轮单向旋转时,在明显的部位应标出旋转方向的箭头33.4.3压力机在运转时容易松动的零件,应有可靠的防松装置或防松措施3.3.4.4封闭高度的调整应灵活,连杆与螺杆的锁紧应可靠3.3.5刚度3.3.5.1压力机应具有合理的刚度,对于新产品或改进设计的产品应进行测试3.3.52压力机的刚度应符合有关规定的要求。刚度的测试方法按附录A(提示的附录)的规定。3.4对铸、锻、焊件的要求3.4.1压力机上的所有铸、锻、焊件应符合JBT18291997中3.3的要求。3.4.2机身和曲轴应有材料性能证明或合格3.4.3机身、滑块、连杆、工作台板、大齿轮、飞轮等重要铸件及焊接件应进行时效处理。3.5对加工的要求3..1零件加工应符合设计、工艺和有关标准的要求。已加工表面不应有毛刺、斑痕和其他机械损快除特殊規定外,均应将锐边倒钝。3.5.2重要的平面重要的工作平面如机身工作台面、滑块下平面、工作台板上下平面等,其平面度应符合JB8782的有关规定3.5.3连杆轴(或球头)的接触面连杆轴(或球头)与其配合的轴套(或球碗)的接触应均匀,其接触面积不应小于50%3.5.4耐磨揹施滑块、曲轴、偏心套、连杆轴(或球头)等重要运动副应采取耐磨措施飞轮的圆跳动误差不应大于表1的规定。表1飞轮直径圆跳动允差1000JBr10168-2003.6对装配的要求3.6.1压力机应按装配工艺规程进行装配,装配到压力机上的零部件应符合质量要求,不允许装入图样上未规定的垫片、套等3.6.2重要的固定结合面应紧密贴合,紧固后用004mm塞尺进行检验,只允许塞尺局部插入,其可插入深度不得超过接触面宽度的14,且插入部分累计长度不应超过周长的1/103.6.3离合器与制动器工作应平稳可靠、联锁协调3.64飞轮静平衡压力机的飞轮应进行静平衡试验和校正,其允许的残留质量不平衡量按式(1)计算:G63式中飞轮允许的残留质量不平衡量,g·mm;一行程次数为最大时的飞轮T作角速度m—飞轮质量,kgaG63—飞轮的质量平衡等级,G63-63mm/s3.6.5飞轮部装后的圆跳动,应符合表2的规定表2圆跳动允差飞轮真径≤I000>1000注:测位置分别按径向和端面距飞轮外廓约10mm处。3.7平衡3.7.1压力机应具有可靠的减振装置,在空运转试验中,不允许有明显的振动3.7.2压力机滑块必须有平衡装置(结构),主要零部件应进行动(静)平衡的校核。38液压、气动系统和电气设备3.8.1压力机的液压系统应符合GBT3766的有关规定。液压系统所用的液压元件应符合GBT7935有关规定3.8.2压力机的气动系统应符合GBT7932的有关规定,T作部件在规定的范围内不应有爬行、停滞、振动,在换向和卸压时不应有明显的冲击现象3.8.3压力容器的设计、制造、检验必须符合有关标准、规程的规定384压力机的电气设备应符合GBT52261的有关规定。3.8.5润滑系统应具有可靠的润滑T作状态监控、信息反馈和报警功能或装置。3.9噪3.9.1压力机运转时不得有不规则的冲击声、尖叫声或其他因装配不当引起的噪声3.92压力机噪声的测量应在空运转条件下,按连续行程T作规范进行声压级噪声测量。压力机的噪声限值不应大于82dB(A),噪声的测量方法应符合JB3623的规定JBrT10168-20003.10对外观的要求3.10.1压力机的外表面不应有图样未规定的凸起、凹陷或粗糙不平。盖板和罩壳等接缝处应平整。外露管、线路应排列整齐、牢固,外露的结合面不应有明显的错位,其错位量应符合JBT1829-1997中表4的规定3.10.2压力机上所有零件和附件的未加工表面的涂漆应符合有关标准的规定。3.10.3主要的外露零件加工表面不应有磕碰、划伤和锈蚀3.10.4压力机的各种标牌应清晰、耐久,标牌应固定在明显位置。标牌的固定位置应正确、平整牢固、不歪斜。3.10.5压力机的标牌应符合GBT13306的规定。3.10.6标牌中的形象化符号应符合JBT3240的规定。4.1检验总则每台压力机均应经制造厂检验合格后才能出厂。4.2出厂检验压力机须按下列项目进行出厂检验或试验4.2.1基本参数检验压力机的基本参数允许按批抽检,每批抽检数不少于10%,其误差不大于表3的规定表3检验项目滑块行程行程量的±1%最大装模高度尺寸的+5%0装模高度调节量调节量的+10%行程次数行程次数的+10%01行程次数误差应在电源正常和压力机最大行程次数的空运转状态进行检验3行程可调的压力机滑块行程按最大最小行程检验22基本性能检验压力机在空运转试验前或空运转试验过程中,应按下列项目进行基本性能试验:a)检验安全装置b)滑块运行的各种规范操作试验,检验其动作的灵活与可靠c)封闭高度调整试验,检验其动作的灵活性和连杆锁紧装置;d)行程长度的调整试验,检验其动作的灵活性JBT10168-2000n检验计数器的正确性;g)检验平衡器;h)检验附属装置i)检验润滑装置;j)检验气动装置k)检验液压装置;l)检验电气设备;m)检验送料装置。4.2.3装配质量检验按36的内容检验压力机的装配质量4.2.4空运转试验4.2.4.1空运转时间不应少于65h。各行程次数下的空运转时间不应少于表4的规定。表行程次数№为压力机每分钟最小行程次数2△n为压力机每分钟最大行程次数与最小行程次数之差4.2.4.2轴承、导轨等的温升压力机经空运转后,在下列零件发热最高的可测部位进行测量,其温升与最高温度不应超过下列a)滑动轴承的温升不应超过40℃,最高温度不应超过70℃b)滚动轴承的温升不应超过40℃,最高温度不应超过70℃;c)导轨的温升不应超过15℃,最高温度不应超过50℃4.2.5负荷试验每台压力机均应进行最大公称力试验2.5.1采用打击刚体液压加载器或其他相应的方法进行模拟负荷试验。试验规范应符合表5的規JBr10168-2000表5行程次数试验时阃50%公称力(n+n。y2100%公称力n+n。)2注咒为压力机每分钟最小行程次数2n为压力机每分钟最大行程次数4.2.5.2所有机构在负荷试验时,动作协调、可靠,零件不应有损坏现象,装有负荷指示装置时,应检验其工作正确性。4.2.6噪声检验按39的要求检验规定位置的噪声4.2.7精度检验4.2.7.1压力机的精度应在满负荷试验后进行检验,其精度检验应符合JBT8782的规定。4.2.7.2压力机出厂前应检验施力机构的总间隙及偏载间隙,其测试方法应按附录B(提示的附录)的规定,其允许值符合下列规定a)施力机构总间隙允许值按式(2e=0.10+式中:[e}一压力机施力机构总间隙允许值,mm;P一压力机公称力,kNb)按规定位置施加偏载方向的两端间隙之差不应大于0201000428送料装置检验4.2.8.1送料装置应安装在压力机上进行运转试验,检验其动作协调性与正确性。4.2.8.2送料装置验收应符合有关标准的规定。4.2.8.3在运转试验中,应对压力机送料装置进行T作精度的检验,见附录c(提示的附录),其允差不应大于±003mm检查在两班制丁作时,至第一次计划大修前的使用时间,应符合33.1的规定。42.10外观检验压力机的外观检验应符合3.10的规定。压力机的包装检验应符合第5章的規定。JBr10168-20005包装、标志与运输5.1包装5.1.1压力机的零件、部件和附件的外露加工表面应涂封后冉予以包装,其防锈要求应符合有关标准的规定5.1.2压力机及其零件、部件的包装要求应符合JBT83561的规定。52标志与运输压力机的包装储运图示标志应符合GB191的规定和有关运输及装载的要求。5.3随机技术文件每台压力机均应随机供应下列技术文件a)使用说明书b)合格证明书;c)装箱单JBT10168—2000(提示的附录)刚度测量方法A1单点压力机刚度测量方法A1,1压力机滑块行程位于下死点,装模高度调节在中间位置,在工作台板中间放置液压加载器,如图A1A1.2在距滑块边缘0(l为滑块底平面左右方向尺寸)处,按图AI规定放置两个指示器。使指示器测头顶在滑块下平面上。当0.66L(L为两拉紧螺栓之间距离)长度上均布载荷逐渐加至压力机公称力的40%时,指示器对零,当继续加载至公称力的100%时,分段记录指示器的读数,取其平均值d按上述方法再做两次,取得42、43,并按式(A1)求出被测压力机的刚度4+42+4式中:C—刚度,kN/mm;P压力机公称力,kN;41、42、山公称力为40%-100%时,指示器读数的平均值,mm1一滑块;2垫块;3—百分表;4液压加载器;5-1作台板A2双点压力机滑块与工作台挠度测量方法A2.1滑块挠度A21.1压力机滑块行程位于下死点,装模高度调节在中间位置,在两连杆间L1的长度上均布载荷如图A2。A2.1.2指示器1、2、3按图A2所示,置于台架上(虚线所示)指示器与台架应尽量靠近工作台的对称中心线,指示器1、2、3分别置于连杆中心线下方和滑块的中间,指示器测头应垂直顶在滑块下面上,加载前指示器对零JBr10168—2000当加载至压力机公称力时,记录指示器的读数,按式(A2)及式(A3)求出被测压力机的滑块挠式中:43滑块变形量,mm;A,、4、4,分别为每个指示器读数,mm;滑块底平面左右方向尺寸,m;—滑块挠度,mmm。图A2A2.2T作台板挠度A2.2.1压力机滑块行程位于下死点,装模高度调节在中间位置,在两拉紧螺栓间066L2长度上均布载荷,如图A2。A22.2指示器4按图A2所示,置于台架中间的下方,指示器与台架应尽量靠近T作台的对称中心线,指示器测头应垂直顶在工作台板上,加载前指示器对零。当加载至压力机公称力时,记录指示器4的读数d,为T作台板变形量。T作台板挠度按式(A4)求式中:44—T作台板挠度,4,工作台板变形量,L—一支脚中心距离,m。JBT10168-2000附录B(提示的附录)间隙测量方法压力机滑块行程位于下死点,装模高度调节在中间位置,在负荷试验后,在工作台板的规定位置放置加载器,按压力机公称力的5%进行加载B2总问隙测量加载器置工作台板中央,按B1规定加载B21在靠近连杆中心线处放置指示器(见图B1),总间隙按加载前后指示器的最大读数差值计B22双点压力机应在每个连杆中心线处放一指示器(见图B2),误差分别计算偏载间隙测量加载器及指示器按图B3布置,按B1规定加载,记录两指示器的读数,按式(B1)计算压力机的偏载间隙f-fx式中:e偏载间隙,mm/m;f、力指示器1、2的读数—滑块底面左右方向尺寸JB/T10168-2000(提示的附录)压力机送料装置工作精度的检验C1检验要求C1.1冲模用作检验压力机送料装置工作精度的冲模,必须采用带导向的精冲模,精冲模的内形尺寸的精度应达到GBT18003-1998中规定的m7级,冲裁力不得小于压力机公称力的50%,一般不大于公称力的85%。C12材料用作检验压力机送料装置工作精度的试件材料,一般选用Q235钢板,材料厚度应选取送料装置送料厚度允许范围的中间值C13试件形状用作检验压力机送料装置工作精度的试件形状一般为圆孔,圆孔的直径按照优先数系选取C1.4压力机及送料装置工作参数在进行压力机送料装置工作精度检验之前,应将压力机行程次数调至最大行程次数的1/4;将送料长度调至最大送料长度的14。C2检验方法当压力机运行达到正常时,进行连续行程冲孔操作,在完成不少于20次全行程运转以后,停机对件用卡尺进行测量。图C1为冲孔后的试件,在测量部位测量孔间距尺寸d,计算其离散范围,离散范围以测量数据中的最大值和最小值之差确定,以离散范围之半并冠以正负号作为送料精度φ‖注:m,段为养测量部位,n段为测量部位。m和l应大于4d,n一般为10d图C1

论文截图
版权:如无特殊注明,文章转载自网络,侵权请联系cnmhg168#163.com删除!文件均为网友上传,仅供研究和学习使用,务必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