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昆明小鼠经典眨眼条件反射延迟痕迹任务模型建立及行为学参数分析
- 期刊名字: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
- 文件大小:
- 论文作者:赵传东,隋建峰,张荣伟,袁绍纪,姚娟,杨艺,许鹏
- 作者单位:解放军济南军区总医院神经外科,第三军医大学基础部教学实验中心
- 更新时间:2022-04-25
- 下载次数:次
目的 研究昆明小鼠眨眼条件反射延迟/痕迹任务模型建立过程中听觉惊吓反射(ASR)与眨眼条件反射(CR)的行为学特征参数与变异.方法 15只健康昆明小鼠随机分成3组:单任务延迟眨眼条件反射(DEBC)组(n=5);单任务痕迹眨眼条件反射(TEBC)组(n=5);双任务延迟/痕迹组(n=5).采用不同音频( TEBC 2KHz,DEBC1KHz)的正弦波纯音作为条件刺激(CS),声音强度为85 dB.以100ms 束状氧气流作为非条件刺激(US)进行CS-US配对训练,观察实验各组行为学参数.结果 经过10d配对训练,惊吓反射率(ASR%):单任务组[第10天ASR%分别达到(38.00±8.64)%和(38.55 ± 12.41)%,时间效应F=4.574,P=0.008;组间效应F=2.021,P=0.193))与双任务组[第10天ASR%分别达到(47.95±14.23)%和(62.01 ±9.03)%,时间效应F=5,547 P=0.013;组间效应F=0.738,P=0.415))均随训练天数增加显著增加.习得率(CR%):单任务组[第10天CR%分别达到(45.4±5.39)%和(65.6±6.77)%,时间效应F=9.558,P=0.000;组间效应(F=5.117,P=0.054)与双任务组(第10天CR%分别达到(57.66±4.34)%和(77.35±7.36)%,时间效应F=7.750 P=0.002组间效应F=1.449 P=0.263))均随训练天数增加显著增加,两种模式间习得率未见明显差异.峰幅度(AP):DEBC组随训练天数增加而增加(时间效应F=2.679,P=0.017),双任务组随训练天数增加而增加(时间效应(F=3.452,P=0.034).峰潜伏期(TP)无任何显著差异.结论 昆明小鼠可以成功建立单任务与延迟/痕迹双任务眨眼条件反射,虽然行为参数表现出一定程度的变异,但采取相关措施可予以控制.
-
C4烯烃制丙烯催化剂 2022-04-25
-
煤基聚乙醇酸技术进展 2022-04-25
-
生物质能的应用工程 2022-04-25
-
我国甲醇工业现状 2022-04-25
-
JB/T 11699-2013 高处作业吊篮安装、拆卸、使用技术规程 2022-04-25
-
石油化工设备腐蚀与防护参考书十本免费下载,绝版珍藏 2022-04-25
-
四喷嘴水煤浆气化炉工业应用情况简介 2022-04-25
-
Lurgi和ICI低压甲醇合成工艺比较 2022-04-25
-
甲醇制芳烃研究进展 2022-04-25
-
精甲醇及MTO级甲醇精馏工艺技术进展 2022-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