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先秦儒家仁爱道德情感培养机制 试论先秦儒家仁爱道德情感培养机制

试论先秦儒家仁爱道德情感培养机制

  • 期刊名字: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文件大小:
  • 论文作者:邓旭阳
  • 作者单位:东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 更新时间:2022-04-21
  • 下载次数:
论文简介

先秦儒家道德情感的培养是一个逐渐养成的过程,其培养机制路径体现在由“仁爱情感表达”到“同理推恩”,进而经由“情感反应-理解宽容-愉悦心境-情感升华”具体推进的三层次、六个环节过程.首先,在先秦儒家看来,“仁者爱人”的情感表达是第一位的,没有“仁爱”,谈不上具备起码的道德水平;“仁者爱人”情感发展突破了自我,将自己内在情感与他人情感相连,形成情感发展的人我纬度.其次,“同理推恩”的情感表达是以同理心把“恩”推至他人,福及四海百姓;促进人与人之间情感连接,形成情感发展的横向人际纬度.第三,在需要的时候,不隐瞒自己的真实情感,允许直接的爱憎分明情感表达,体现了情感的深度.第四,情感发展离不开对他人情感的接纳与宽容,体现了情感的弹性和宽度,为情感的丰富发展提供空间和载体.第五,培养孔颜乐处的积极愉悦情感体验,安贫乐道,信守践行仁爱道德的同时,自身内心也感到愉悦满足.最后,个体要通过不断学习体验,将朴素情感升华为高级情感的理智感和审美感,促进道德感发展,提升了道德情感的高度.

论文截图
版权:如无特殊注明,文章转载自网络,侵权请联系cnmhg168#163.com删除!文件均为网友上传,仅供研究和学习使用,务必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