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主体的突进与退隐:从笛卡尔到福柯 知识主体的突进与退隐:从笛卡尔到福柯

知识主体的突进与退隐:从笛卡尔到福柯

  • 期刊名字:南京社会科学
  • 文件大小:
  • 论文作者:程党根
  • 作者单位:南昌大学人文学院哲学系
  • 更新时间:2022-04-25
  • 下载次数:
论文简介

在西方哲学的知识论传统中,哲学家们倾向于把主体和客体理解为他们各自规范的知识观念所要求的必要功能.在古代哲学家们的思想中,自然和客体知识的可能性问题受到主要讨论,但没有明确地思考主体问题.近现代主体观的兴起所依赖的个体观念只是在后来的基督教思想中才进入哲学传统.以个体观念为先决条件的个体责任的观念已然现身于奥古斯丁的著作中.奥古斯丁对自我的直接诉求,天才般地开启了笛卡尔的“我思”观念的源头.由此形成的笛卡尔的知识主体,是一个抽象的认识论的假定,一个消极的旁观者.康德有限度地追随了笛卡尔的主体观念,但把笛卡尔的作为消极的旁观者的主体改造成了积极的行动者.康德在知识观上的这种“哥白尼式的”革命,构成了随后德国唯心主义主体观的基础.整体上看,康德之后的主体观存在着一种越来越向笛卡尔的主体观和古希腊的主体现隐退的明显倾向,及至海德格尔后期和后结构主义,这种倾向最终导致了向古希腊知识主体的全面回归.

论文截图
版权:如无特殊注明,文章转载自网络,侵权请联系cnmhg168#163.com删除!文件均为网友上传,仅供研究和学习使用,务必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