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与吉登斯的能动观比较及其现实意义 马克思与吉登斯的能动观比较及其现实意义

马克思与吉登斯的能动观比较及其现实意义

  • 期刊名字: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文件大小:
  • 论文作者:刘友女,傅艳蕾
  • 作者单位:宁波大学 研究生院,湖州师范学院 政治学院
  • 更新时间:2022-04-08
  • 下载次数:
论文简介

英国社会学家吉登斯提出的能动观,建立在批判马克思的基础之上。他认为,马克思的理论缺乏对“能动性”的充分关照,故而在重构理论的过程中特别强调了个人的“能动性”。而事实上,尽管马克思使用的“能动”话语不多,但其思想本身包含着深刻的能动思想,只是马克思与吉登斯阐发的立足点和参照系有所不同。两者能动观的比较,理论上有助于推动马克思“能动观”的当代发展,也更加凸显马克思思想的理论彻底性,实践中则应对能动性加以自觉调控和善加利用,有效发挥能动性对现实社会的推动作用。

论文截图
版权:如无特殊注明,文章转载自网络,侵权请联系cnmhg168#163.com删除!文件均为网友上传,仅供研究和学习使用,务必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