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性的自我反身与双重视角的转换——康德“法官隐喻”问题研究 理性的自我反身与双重视角的转换——康德“法官隐喻”问题研究

理性的自我反身与双重视角的转换——康德“法官隐喻”问题研究

  • 期刊名字:齐鲁学刊
  • 文件大小:
  • 论文作者:甄龙
  • 作者单位:南开大学哲学院
  • 更新时间:2022-04-08
  • 下载次数:
论文简介

康德将理性的自我批判比作“法官”组织法庭审判自身.那么理性为何能够充当“法官”对自身进行批判?阿伦特对“行动者”与“旁观者”及柄谷行人对“事先”和“事后”双重视角的区分,为回应此问题提供了一种可能的方式.在这种区分下,理性的自我批判所以可能,是由于康德看待理性概念的视角由“事先”移动到了“事后”,由处于“行动者”的视角转换为“旁观者”的视角.

论文截图
版权:如无特殊注明,文章转载自网络,侵权请联系cnmhg168#163.com删除!文件均为网友上传,仅供研究和学习使用,务必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