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为公”:在理想与现实之间 “天下为公”:在理想与现实之间

“天下为公”:在理想与现实之间

  • 期刊名字: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文件大小:
  • 论文作者:张曙光
  • 作者单位:北京师范大学哲学学院、价值与文化研究中心
  • 更新时间:2022-04-23
  • 下载次数:
论文简介

“天下为公”与“天下为家”,本来是《札记》依据过往历史和传说提出的两种社会形态,由于这两种形态既关乎由仁义引导的道德价值秩序,又关涉由礼法建构的社会政治秩序,因而随着历史变化的需要,不断被学者作出新的解释,其涵义也不断得到分梳和丰富.其中,特别值得重视和辨析的,是孟子的“仁政”“王道”政治观,以及与之密切相关的“天下如一家,中国如一人”的思想命题,它们在历史上都产生了深远影响,并且成为近代以来中国人所理解的世界“大同”的主要思想构件,而大同理想一度让我们陷入“乌托邦”的空想和灾难.今天,要让传统的天下观尤其是“天下为公”的理念发挥积极的合理的作用,就要对上述观念及其问题加以辨析,既在政治上明确“谁之天下”以及“如何实现”的问题,又传承并创新其中的人文道德价值和哲学思想.聚焦于“天下为公”与“天下为家”的论题,也有利于廓请当前围绕传统思想文化展开的各种论争.

论文截图
版权:如无特殊注明,文章转载自网络,侵权请联系cnmhg168#163.com删除!文件均为网友上传,仅供研究和学习使用,务必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