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里士多德对“善”的两种论证思路及相互关系 亚里士多德对“善”的两种论证思路及相互关系

亚里士多德对“善”的两种论证思路及相互关系

  • 期刊名字: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 文件大小:
  • 论文作者:赵静波,李树燕
  • 作者单位:海口经济学院,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昆明学院科学发展研究院
  • 更新时间:2022-04-12
  • 下载次数:
论文简介

亚里士多德对“善”的阐述是从目的性和功能性两条路径来展开的.在目的性论证中,他将“善”界定为人们所欲求的目的,如果仅从欲望这一角度来理解“善”,一般的“善”和具体境遇下对我而言的“善”就会存在分裂的可能.在功能性论证中,亚里士多德将“善”的本质表述为合乎德性的现实活动,用德性限定了欲望的合理性,使对我而言的主观准则上升为绝对的客观法则.通过德性中道,人们维护了合理的欲望,并免于成为他人的手段而保证了自己的目的性;相应地,也促使个人在追求自我幸福的同时尊重他人的合理欲望.在这种情况下,德性与善也就有了内在的关联,“目的善”与“功能善”也就达到了完全契合.

论文截图
版权:如无特殊注明,文章转载自网络,侵权请联系cnmhg168#163.com删除!文件均为网友上传,仅供研究和学习使用,务必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