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在论的感性转向:费尔巴哈开辟的道路与未竟的事业 存在论的感性转向:费尔巴哈开辟的道路与未竟的事业

存在论的感性转向:费尔巴哈开辟的道路与未竟的事业

  • 期刊名字:湖南社会科学
  • 文件大小:
  • 论文作者:陈曙光,余伟如
  • 作者单位: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 更新时间:2022-04-11
  • 下载次数:
论文简介

前费尔巴哈时代,西方传统人学始终处于“超感性领域统治感性领域”的阴影之中,“实体主义情结”挥之不去.在终结实体形而上学的人学革命中,费尔巴哈是一个绕不过去的人物.费尔巴哈以“神的主体是理性”替换“我是我所是”的神学第一原理,极大地动摇了神学本体论的坚硬内核,但终归未能前行多远而中途折返;费尔巴哈以“理性的主体是人”对抗“人的主体是理性”的理性主义原则,极大地动摇了实体本体论人学的基本建制,但终归未能彻底瓦解而半途而废;费尔巴哈以“我欲故我在”颠覆“我思故我在”的近代理性哲学传统,开辟了“回归感性”的人学存在论道路,但终归未能贯彻到底而止步于“感性直观”.尽管费尔巴哈留给后人的都是一些“半拉子工程”,但他依然是那个时代无法绕过的巨大身影!费尔巴哈未竟的事业,是由马克思来完成的.

论文截图
版权:如无特殊注明,文章转载自网络,侵权请联系cnmhg168#163.com删除!文件均为网友上传,仅供研究和学习使用,务必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