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住建筑节能设计 居住建筑节能设计

居住建筑节能设计

  • 期刊名字: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
  • 文件大小:805kb
  • 论文作者:刘玉萍
  • 作者单位:江西省建筑设计研究总院
  • 更新时间:2020-06-12
  • 下载次数:
论文简介

居住建筑节能设计刘玉萍江西省建筑设计硏究总院江西省南昌市330000摘要:近年来随着国家经济建设的蓬勃发展,城市人口急剧增长,居住建筑大量建设,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人居环境的要求也逐渐提高,在过去绝大部分的建筑通过消耗大量的能源来换取舒适的生活环境。随着世界能源不断紧张,环保意识深入人心,节能成为世界人民共同关注的问题关键词:建筑设计;人居建筑;节能设计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with the national economic construction of booming developmenturban population has increased dramatically living building a lot of construction as peopleliving standard rise, to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residential environment also gradually improvein the past, most of the building through the consume large amounts of energy for thecomfortable life environment. With the increasingly tense energy,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and thorough popular feeling energy saving as the world people's concernKeywords: architectural design; Residential construction; Energy saving design中图分类号:S6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建筑节能要求十分迫切1建筑能耗约占社会总能耗的1/3我国建筑能耗的总量逐年上升,在能源总消费量中所占的比例已从20世纪70年代末的10%,上升到近年的27.45%。而国际上发达国家的建筑能耗一般占全国总能耗的33%左右。国家建设部科技司研究表明,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人民生活质量的改善,我国建筑耗能比例最终还将上升至35%左右。1.2高耗能建筑比例大,加剧能源危机直到2002年末,我国节能建筑面积只有2.3亿m2。日前,我国已建房屋有400亿m2以上属于高耗能建筑,总量庞大,潜伏巨大能源危机。正如建设部有关负责人指岀,仅2000年末,我国建筑年消耗商品能源共计3.76亿吨标准煤,占全社会终端能耗总量的27.6%,而建筑用能的增加对全国的温室气体排放“贡献率”已经达到了25%据分析,我国目前处于建设鼎旺期,每年建成的房屋面积高达16亿至20亿m2,超过所有发达国家年建成建筑面积的总和,而97%以上是高能耗建筑。以如此建设增速,预计到2020年,全国髙耗能建筑面积将达到τ00亿m2。因此,如果现在不开始注重建筑节能设计,将直接加剧能源危机。2节能型居住建筑设计方法2.1总体规划设计2.1.1建筑选址建筑基地不适宜选择在山谷、洼地及凹地等处,因冬季冷气流在凹地里易形成对建筑物的“霜洞”效应。位于凹地的底层或半地下层建筑为保持所需的室内温度所消耗的能量,就会相应的增加。所以建筑基地应尽量选择在向阳、避风的地段上,为建筑争取日照创造必要的条件。2.1.2建筑布局利用建筑楼群合理布局,充分结合特定地点的自然环境因征和律物功能,人的行为活动特点等,建立自然一人工生态平衡系统。具体体中国煤化组CNMHG中,按以下原则挑选规划方案:充分利用和争取日照;避免风漏斗的岀现,合理组织气流,减少建筑热损失;利用建筑外界面的反射辐射,对夏季炎热气候考虑充分。在规划布局中,可以通过建筑的手法来尽量改善日照条件。2.1.3建筑形态节能建筑的形态不仅要求体型系数(外表面积/体积)小,同时需要夏季日辐射得热少,冬季还需要对避寒风有利,但满足此三项需要的建筑形体常不一致,因此应考虑多种因素的制约,包括当地夏季气温和日辐射照度、建筑朝向、各围护结构的保温状况和局部的风环境情况,需要具体权衡得热和失热的具体情况,优化组合各项因素后得出结论。仅从夏季得热的角度,建筑应有合适的长宽比。加大进深由8m增加到14m,可以使建筑耗热指标降低11%~33%,因此对于1000~8000m的住宅,进深控制在12~14m有利于建筑节能2.14建筑间距阳光对于个人不仅有卫生学的意义,同时对人的心理及精神也具有一定的影响。它不但是热源,同时还可以提高室内的日照水平,保证住宅室内具有一定的日照量,从而决定建筑间最小间距,并结合其他条件综合考虑建筑群体的布置。建筑采用斜屋顶在满足日照的前下可以缩小住宅间距。2.1.5建筑通风适当布置建筑物,冬季降低冷风凤速,可减少建筑物和场地表面热损失,节省能耗;夏季可以组织良好的通风,在建筑物之间及建筑内部形成良好过堂风。2.1.6建筑朝向朝向的选择考虑因素有:冬季具有适量和一定质量的日光照入室内;炎热季节尽量减少太阳直射室内及居室外墙面;夏季通风良好,冬季避免冷风吹袭;充分利用地形和节约用地照顾居住建筑群体组合的需要。浙江省居住建筑的适宜朝向为南偏东30°~南偏西1522建筑单体设计221围护结构221.1外窗外窗的能耗包括通过玻璃、窗框的传热,窗缝的空气渗透,夏天太阳辐射得热三个方面。普通外窗的能耗远远大于外墙。传统方法有控制窗墙比(窗户面积与窗户面积加外墙面积之比值);提高门窗制作质量,加密封条,减少冷凤渗透等;注意隔热条的选用(隔热条对隔热门窗的整体稳定性起到关键作用)。门窗节能中,改善窗户保温效果是比较有效的手段之市场上中高档的住宅产品多采用中空玻璃、隔热玻璃、反热玻璃等,随着节能技术的发展,像低辐射镀膜玻璃(Low-E玻璃)等节能玻璃,在成熟产品中的应用也逐步在得到加强221.2屋顶和外墙传统的外围护墙体由单一材料组成,其热工性能指标已经不能满足节能建筑的要求。复合墙体充分利用各种材料的不同性能,来达到节能建筑所要求的围护墙体的热工性能指标。在不断改进建筑外墙、外窗的保温性能后,还必须进一步加强屋面保温隔热的研究。屋面节能措施的要点,其一是屋面保温层不宜选用密度较大、导热系数较高的保温材料,以免屋面重量、厚度过大;其二是屋面保温层不宜选用吸水率较大的保温材料以防屋面湿作业时因保温层大量吸水而降低保温效果,如选用吸水率较高的保温材料,屋面上应设置排气孔以排除保温层内不易排出的水分。现在,高效保温材料已经开始应用于屋面,一些建筑的屋面保温,釆用膨胀珍珠岩保温芯板保温层代替常规的沥青珍珠岩或水泥珍珠岩做法,就克服了常规作法的诸多缺点。这种保温芯板施工方便、价格低廉、不污染环境;芯板为柔性制品,不仅适用于具有平面的屋面,也可用于带有曲面的屋面,其保温工程更可显示出它的优越性。其主要技术指标,表观密度为110~150kg/m3;导热系数为004·K:执玄数为090~0.11m2·K。抗压强度大于0.2MPa;吸水率小于001中国煤化工CNMHG10~7gm.n.Pa。这些指标充分体现了膨胀珍珠岩密度较小,导热系数较低,而且吸水率和蒸汽渗透系数也都很低。3工程实践居住建筑工程概况:工程规划建设用地面积为5900.00m,总建面积为22205.70m2。气候概况:该地属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气候温暖湿润、雨量充沛、四季分明,年平均日照率为41%,市区无霜期269.2天。年平均降雨量为16946mm。主导风向夏季为东南偏东风,冬季为西北风。3.1节能目标通过釆用増强建筑围护结构保温隔热性能和提髙釆暖、空调设备能效比的节能措施,在满足以下要求的室内环境指标的前提下,与未采取节能措施前相比,采暖、空调能耗应节约50%。3.1.1冬季暖室内热环境设计指标,应符合下列要求3.1.1.1卧室、起居室室内设计温度取16-18度3.1.1.2换气次数取1.0次h;3.1.2夏季空调室内热环境设计指标,应符合下列要求:1)卧室、起居室室内设计温度取26-28度2)换气次数取1.0次/h。3.2节能设计3.2.1主要围护结构的节能体系及其特性本设计从工程的实际情况岀发,在满足建筑的使用功能的前提下,使用性价比优秀的材料组合。3.21.1外墙、楼板节能体系根据本工程项目的实际情况,在设计中采用了聚苯颗粒保温浆料,分别用于外墙外保温及楼板的保温。聚苯颗粒保温浆料是由聚苯乙烯颗粒、高分子聚合物、水泥和助剂组成,具有适中的保温性能和较高强度的浆料型外墙保温材料,施工方便,适用于夏热冬冷地区使用,而且还可抹涂于砌体或砼表面,替代粉刷层,实现粉刷和保温合二为3.21.2屋面节能体系从本工程所在地的实际情况,在保温层采用了适用于倒置式屋面的挤塑聚苯乙烯泡沫塑料(XPS),其基本组成及主要特性如下:挤塑聚苯乙烯泡沫塑料(XPS)是由可发性聚苯乙烯粒料在专用挤岀机中加热熔化后经挤岀头挤岀成型的。与EPS板相比,该产品具有以下两个突出特点:①密度和机械强度高;②长期吸水率低3.2.1.3入户门和外窗、阳台门窗节能体系入户门选用多功能用户门,其同时具有防盗、防火、保温、隔声等功能。窗的主要功能是采光和通风,在各类建筑窗中,塑料窗在保温节能方面有优良的性能价格比。从现有情况出发,在设计中采用PVC塑料门窗。4结束语对人居环境的探讨,一直以来都是建筑界所关注的问题。无论在建筑节能,降低建筑能耗,还是在提高人居舒适度,创造新型的住宅建筑,都取得了很大的成效。但是面对这个庞大的建筑领域,建筑能耗是显而易见的,微小的能耗变化,都将决定对能源的如何分配。在不同区位下,采取的节能措施也不尽相同,对地域技术的研究同样是首要面临的关健性问题。中国煤化工CNMHG

论文截图
版权:如无特殊注明,文章转载自网络,侵权请联系cnmhg168#163.com删除!文件均为网友上传,仅供研究和学习使用,务必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