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审美救赎思想的历史流变与当下反思 西方审美救赎思想的历史流变与当下反思

西方审美救赎思想的历史流变与当下反思

  • 期刊名字:学术交流
  • 文件大小:
  • 论文作者:马宇飞
  • 作者单位:黑龙江大学 文学院
  • 更新时间:2022-04-11
  • 下载次数:
论文简介

在现代性批判话语中,审美救赎论有很大的影响,但也争议颇多。为了避免简单地肯定和否定,理应从理论源头入手理清这种话语的历史流变过程。“救赎”是西方文化中的一个母题,早在古希腊的理性救赎与中世纪的宗教救赎中就隐含了“审美救赎”的潜话语;启蒙运动中,康德、席勒等思想家更是赋予审美以重要地位;审美救赎真正成为一种话语被广泛关注还是源于现代性危机,韦伯、齐美尔、法兰克福学派诸位思想家高扬审美救赎理论对抗物化世界,批判工具理性。审美救赎思想虽然具有积极意义,但也有无法解决的内在悖论:“审美无利害”、“艺术自律”与审美救赎功能之间存在不可解的内在矛盾;如何让美的世俗性与超越性对立统一,也是审美救赎论始终无法真正解决的难题。这些理论困境决定了审美救赎只能是一种审美乌托邦,无法真正解决现代性危机。

论文截图
版权:如无特殊注明,文章转载自网络,侵权请联系cnmhg168#163.com删除!文件均为网友上传,仅供研究和学习使用,务必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