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文本否定结构单元的构建与功能 《庄子》文本否定结构单元的构建与功能

《庄子》文本否定结构单元的构建与功能

  • 期刊名字:商丘师范学院学报
  • 文件大小:
  • 论文作者:贾学鸿
  • 作者单位:扬州大学新闻与传媒学院
  • 更新时间:2022-06-23
  • 下载次数:
论文简介

当正面表述难以说清时,逆向思维便可发挥独特的优势,因此,否定结构模式成为《庄子》论“道”的主要选择。《庄子》文本中存在大量的否定结构,以内七篇为最,杂篇次之,外篇再次之。《庄子》的否定结构形态多样,但其基本构成单元都由正反互动的两方面构成,产生互动的机理有语词意义、句式语气、比喻修辞、人物行动等语言因素。否定结构以间接形式阐释了不可言说之“道”,又使“反者道之动”的理念得以呈现,并在中国古代文论家刘勰关于文章“乃道之文”的观点与19世纪英国形式主义美学家克莱夫·贝尔“有意味的形式”理论之间架起了一座沟通的桥梁。

论文截图
版权:如无特殊注明,文章转载自网络,侵权请联系cnmhg168#163.com删除!文件均为网友上传,仅供研究和学习使用,务必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