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康有为两种人格价值观看近代启蒙人格价值观的冲突与困惑 从康有为两种人格价值观看近代启蒙人格价值观的冲突与困惑

从康有为两种人格价值观看近代启蒙人格价值观的冲突与困惑

  • 期刊名字: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文件大小:
  • 论文作者:张应凯
  • 作者单位:武汉大学哲学学院,武汉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 更新时间:2022-04-22
  • 下载次数:
论文简介

在中国近代历史变革中,西方近代人道主义人格价值观传入中国,与中国古代儒家传统的道德人格价值现发生冲突.康有为作为近代启蒙思想家开风气之先宣传人道主义思想,从唯物本体论、自然人性论诸方面论证了肯定人自身价值的人道主义人格价值现,批判了封建社会“存天理,灭人欲”的道德人格价值既.但康有为不同意否定中国儒学传统,认为儒学是中国重要的思想资源,他把人道主义的“博爱之德”作为新的儒家道德核心内容,并系统地从本体论、道德人性论诸方面论证“以仁为本”,仁义道德至高无上,试图重构新的儒家道德人格价值观.康有为思想中这种人格价值观的二重性,标志着儒学在近代的蜕变、转化,同时反映了中国近代启蒙中两种人格价值现的冲突与困惑.

论文截图
版权:如无特殊注明,文章转载自网络,侵权请联系cnmhg168#163.com删除!文件均为网友上传,仅供研究和学习使用,务必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