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分裂症患者青少年子女心理韧性与应对方式、主观生活质量的相关性 精神分裂症患者青少年子女心理韧性与应对方式、主观生活质量的相关性

精神分裂症患者青少年子女心理韧性与应对方式、主观生活质量的相关性

  • 期刊名字: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
  • 文件大小:
  • 论文作者:王长奇,马文有,于振剑,袁滨,刘莉杰,韩自力
  • 作者单位:河北联合大学附属开滦精神卫生中心,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 更新时间:2022-04-28
  • 下载次数:
论文简介

目的 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青少年子女心理韧性与应对方式、主观生活质量的相关性.方法 对明确诊断的精神分裂症患者120名青少年子女,根据青少年心理韧性量表评分情况将其排序,按照27%的划界原则选取心理韧性高、低分组各32名.再分别进行简易应对方式问卷(SCSQ)、少儿主观生活质量问卷(ISLQ)测查,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精神分裂症患者男性、女性子女心理韧性评分均低于普通中学生(P<0.05或0.01).心理韧性高分组精神分裂症患者青少年子女SCSQ积极应对维度评分及总分[( 27.84±8.61)分,(34.61 ±5.49)分],均高于心理韧性低分组[(21.78±6.05)分,(31.07±5.11)分,P<0.01];而消极应对维度评分低于心理韧性低分组(P<0 01).心理韧性高分组精神分裂症患者青少年子女ISLQ评分,除生活环境维度外,其他各维度得分,认知成分、情感成分及总分均高于心理韧性低分组(P< 0.05或0.01).心理韧性总分与ISLQ总分、认知成分、情感成分及SCSQ总分、积极应对得分呈显著正相关,而与消极应对呈显著负相关(P<0.01);仅心理韧性目标专注维度与ISLQ认知成分、SCSQ消极应对维度得分无相关性,其他心理韧性各维度得分与ISLQ、SCSQ各维度得分也显著相关(P<0.01或0.05).结论 精神分裂症患者青少年子女心理韧性相对较差;心理韧性高分组多采用积极应对方式,主观生活质量好于心理韧性低分组;心理韧性与积极应对、主观生活质量呈显著正相关.

论文截图
版权:如无特殊注明,文章转载自网络,侵权请联系cnmhg168#163.com删除!文件均为网友上传,仅供研究和学习使用,务必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