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期三大伦理思潮“本根”意识之比较及其现代启示 民国时期三大伦理思潮“本根”意识之比较及其现代启示

民国时期三大伦理思潮“本根”意识之比较及其现代启示

  • 期刊名字:广西社会科学
  • 文件大小:
  • 论文作者:杨海秀
  • 作者单位:厦门大学 人文学院
  • 更新时间:2022-04-19
  • 下载次数:
论文简介

民国时期自由主义西化派伦理思潮、现代新儒家伦理思潮和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潮都具有认同传统优秀伦理文化的“本根”情怀,但在处理与传统伦理文化的关系问题上选择了不同的文化路径,即自由主义西化派的“有限认同”、现代新儒家的“返本开新”、马克思主义者的“批判继承”。结合三大伦理思潮处理与传统伦理文化关系的优长缺失,在处理现代道德建构与继承优秀传统伦理思想资源的关系时,应加强“本根”教育,培育责任意识,坚持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继承,在多元文化交流中坚持中国伦理文化的“主体性”地位。

论文截图
版权:如无特殊注明,文章转载自网络,侵权请联系cnmhg168#163.com删除!文件均为网友上传,仅供研究和学习使用,务必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