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与理性之间的彷徨--解析休谟的《趣味的标准》 情感与理性之间的彷徨--解析休谟的《趣味的标准》

情感与理性之间的彷徨--解析休谟的《趣味的标准》

  • 期刊名字: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文件大小:
  • 论文作者:董志刚
  • 作者单位:山西大学文学院
  • 更新时间:2022-05-07
  • 下载次数:
论文简介

在18世纪的英国,趣味成为美学的一个核心概念,意指审美判断的特殊能力。休谟的美学同样是围绕趣味这一概念展开的,并且在新的哲学体系中,用情感和想象的规律阐述了趣味的内涵。然而,休谟由此也面临着与同时代美学家一样的问题,即趣味判断是否具有客观性。面对这个难题,休谟写出《趣味的标准》一文,其中他既坚持趣味的情感属性,又求助于理性,这导致他把趣味判断转化为理性认识或事实判断,最后把趣味的标准定义为正确的理性认识所需要的一系列品质。这虽然保证了趣味的客观性,但却背离了审美判断的本质。同时,休谟仅关注事实意义上的标准,忽略了价值意义上的标准,因而没有完全说明趣味差异的根源。不过,他的哲学仍然为弥补这些缺憾提供启发,即理性认识可以确定事实意义上的标准,情感可以解释价值意义上的标准。

论文截图
版权:如无特殊注明,文章转载自网络,侵权请联系cnmhg168#163.com删除!文件均为网友上传,仅供研究和学习使用,务必24小时内删除。